东北网4月21日电(记者 邵月明)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每每读到郑板桥的这四句诗,记者都会被他关心人民疾苦的虔诚愿望所感动。如今,耳闻目睹了鹤岗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为“再就业工程”所作的一举一动,记者感到,他们这一群人,真正做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技之长免费学 下岗职工培训后重“上岗”
![]() |
老师在指导“按摩班”的学生进行面部按摩 |
今年51岁的范玉冬是一名下岗职工,妻子没有工作,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劳动保障部门的帮扶下,范玉冬在美容美发学校免费学了理发、刮脸的手艺。每天清早,他来到五指山早市为群众理发、刮脸。早市收摊后又走进社区,为居民理发。靠着他娴熟的手艺和勤劳的双手,全家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孩子也如愿地跨进了大学校门,不再为学费犯太多的愁。范玉冬说,他们家的好日子,才开了个头。
![]() |
培训学校的学生在上美发实践课 |
鹤岗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先后发展再就业培训基地24家,创业培训基地1家,形成了完善的再就业培训工作体系。培训基地已开设计算机、种植、养殖、美容美发、烹饪面点、按摩推拿等30个专业(工种)的培训,构建了覆盖面广、专业齐全、适应性强的培训格局,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近些年,已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6万人。全市各级各类职介机构为3.3万人找到了工作。
“四个面向”找岗位 “4050”人群受到特别关照
![]() |
“4050”学生在听师傅的烹饪面点课 |
所谓“4050”人员,是指下岗失业人员中,女性年龄在40岁-50岁,男性年龄在50岁-60岁之间的大龄就业困难人群。他们还没到退休年龄,拿不到养老保险金,体力、脑力都大不如年轻人。培训的课程很难学会,企业也不愿意要,凭借一己之力很难找到工作,生活没有什么保障。鹤岗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这一群体的就业愿望和需求,开展“四个面向”活动,为他们找岗位。“面向”社区管理找岗位,与各县、区政府共同开发了劳动保障助(协)理公益性岗位335个;“面向”社区服务找岗位,与各区政府共同开发了社区保洁、保绿公益性岗位732个;“面向”社区居民家庭找岗位,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开发了“三托”,即托幼、托老、托病;“面向”社区单位找岗位,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发了社区治安联防公益性岗位1000个。
![]() |
公安支队队长为新“上任”的社区协管员布置工作 |
2006年1月份,在新开发的社区工作协管、社区环境保洁公益性岗位中,一次性解决了300名“4050”并轨人员的再就业。
地方政府发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 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在地方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国家规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之外的多种经营项目,鹤岗市政府将全部给予贴息,这在全省也是不多见的。这项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和称赞。目前,全市已为46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15万元。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无论在产品推介还是项目开发上,都责成有关部门给予精心指导。2005年,在全省举办的“黑龙江省就业创业成果交流大会”上,鹤岗市126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的企业生产的166个产品和项目参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1998年以来,鹤岗市累计出现下岗失业人员达10万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给鹤岗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鹤岗市劳动保障局作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在组织开展和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协作下,完成“并轨”48540人,发放经济补偿金4亿余元,发放率为100%,名列全省第一。收缴养老保险费10979万元,历史上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发放12180万元,确保了全市2.3万余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已有6.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不同形式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 |
两鬓霜白的“社区协管员”生活有保障 |
“干点儿活,赚点儿钱,就能养家糊口”,这对下岗失业人员来讲是最实际的。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正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岗位、搞培训,为他们架起通向致富之路的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