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电 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的东端,有一片总面积达到410万公顷的沙区,这里是科尔沁沙地的东北部边缘,被称为嫩江沙地。这片沙区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目前,嫩江沙区的范围包括我省讷河、富裕、甘南、大庆、龙江、泰来、齐齐哈尔、杜尔伯特、肇源等9个县(市、区)、87个乡镇。在这一大片沙区中,沙化土地的面积为52.8万公顷,流动沙地1091公顷,半固定沙地近1.1万公顷。沿风沙线有30万公顷农田、25万公顷草原受风沙威胁。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地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亿元。
在沙区,由于流沙推进,一些村庄不得不被迫迁移。现在村口的房屋已经被流沙掩埋,而且风沙的侵蚀还淤积了田间渠道和水库,使道路受损。
人为活动加剧沙地扩展
陈祥伟指出,其实嫩江沙地最初的形成与嫩江古河道的变迁密切相关。不过近年来的人为活动、毁林开荒则加剧了沙区的扩张,尤其是盲目开垦农田和草原超载放牧都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省林业厅三北站杨柏松向记者介绍,仅仅在1999年-2004年的五年间,嫩江沙区内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新开垦的耕地面积就达到9320公顷。而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沙化,又有近2万公顷的农田被弃耕。
杨柏松说,近三十年间,“三北”工程固沙造林保存面积达到39.72万公顷,沙区的森林覆被率由建国初期的不足2%提高到9.39%。应该说,大面积的固沙造林使沙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观。但是, 2004年的沙化监测却显示,从1999年— 2004年的五年间,沙区内的水域面积减少了近4万公顷。在沙区洪灾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当地水灾年均受害面积增加了3-4倍以上。由于土地沙化,当地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明显增多。
采访中,虽然专家一致认为,以嫩江沙地目前的范围还不会成为沙尘暴源发地,但是,未来这片沙区的发展却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