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5日电 近来诈骗短信升级,出现了一些新的骗人招数。与旧方法相比,新招大多故意“疑似”老朋友、老同事,以此取得手机用户的信任,把钱财骗到手。
“未接来电”,回复是长途
案例:两天前的中午12时许,市民李先生的手机忽然响一声就挂断了。他发现手机上显示的未接来电号码是13?菖23482601,以为是朋友的手机号,谁知道回拨后对方的录音提示竟然是“欢迎致电香港六合彩”,李先生为此付出了长途话费。
提醒:电信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这些“未接来电”表面上看是普通的手机号码,实际是不法分子私自设置的自动语音呼叫系统。
“猜猜我是谁”,骗你消费
案例:23日,市民姚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最近还好么?挺想你的,猜猜我是谁?”姚女士想到有一个网友,彼此在网上无话不说,就试探着问是王峰吗?没想到竟“猜对”了。对方让姚女士到道里区一酒吧聚聚,其间,王峰要了一瓶红酒,并点了一些食品,称要好好招待一下姚女士。中途,王峰接到一个电话走出门,姚女士等了两个小时也不见他回来,姚女士准备离开时,服务员拿上了1000多元的消费单据,无奈之下,姚女士只好埋单。回家后,姚女士在网上找到了网友王峰,对方称根本没给她发过短信。
提醒:骗子先让对方“猜猜我是谁”,很多人往往误将骗子当成自己的“老朋友”,名字脱口而出,此时骗子便会迎合而上。之后,骗子会编出理由向用户借钱,或骗用户消费,然后销声匿迹。
“五一”短信回复扣话费
案例:马上要到“五一”长假了,市民林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五一’,我们一起出去玩儿,好吗?”林先生不知道对方是谁,就回复询问,结果手机“噼噼啪啪”地响起,几条无关的短信蹦了出来,一查手机费被扣除50元。
提醒:短信的内容佯装是“老朋友”发出的,目的在于欺骗用户回复或者订制服务。用户碰到陌生手机发来短信时,不要轻易回复。其次,要及时查询相关短信是否扣费,及时退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