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5日电 月初,涉及多行业的国家消费税调整正式启动,而对于木制一次性筷子更是征收5%%的税率,以期控制木材的消耗。时间过了近一个月,21日记者走访哈尔滨市部分一次性木筷销售及使用场所发现,5%%的消费税很难让木制一次性筷子淡出我们的生活。
21日8时,在哈市道里区建国街的一家小店内,数名附近的居民正在吃早餐,每张饭桌上都放着大把一次性木筷。老板说,近来木筷征税了,用一次性木筷是否划算,老板毫不在意地说:“一千双这种扁短的一次性木筷子才不到50元钱,征税后是涨了几元钱,基本上没啥影响。”
记者又相继走访了同一条街上的数家餐馆,发现除一家规模较大的店外,其余四家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9时许,正在打扫这条街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左手边那家店门后那个装筷子的垃圾桶装满大概能有一千双吧。按这个估算,那四家用一次性木筷的店,基本上三天就会用掉三千双左右的筷子。”
21日中午,在哈市道外南极市场二楼,一位经营木制一次性筷子的业户说,近来一次性筷子确实涨价了,原价60元左右1400双的薄套圆木筷涨到了70元左右。同时,大部分商家都表示,一次性筷子的货源近两年也越来越紧张,“毕竟木材越来越少了”。但这次月初的消费税调整后,货源竟没有想象的那样紧缺,“还是平常的样子”。
一次性木筷不环保,而且消耗巨大,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经常在外就餐的陈先生对记者说:“大酒店一般都提供两种筷子,一次性的或非一次性的,有一次见到服务员将非一次性的筷子用台布擦擦就摆台,以后我再也不用非一次性的筷子了。我也知道一次性的筷子生产时也不尽卫生,可至少不会吃到别人的口水,至少眼不见心不烦。”
环保部门指出,我国每年用于一次性木筷的木材达1000万立方米,一棵20多年树龄的大树才能制成5500双一次性木筷。卫生不合格的一次性木筷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国家对一次性木筷征收5%的消费税的同时,还要提倡社会各界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木筷。
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所涉及的14个税目中,国家对于资源类高消耗产业及高档消费品的调整倾向非常明显。单价仅为几分钱一双的木制一次性筷子也因其对再生缓慢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而被纳入其中。然而在消费税实行近一个月后,对木制一次性筷子的调整力度似乎仍然较软。有关人士称,其实税收只是一种调节手段,加强对高耗行业的调整,还要辅以更加严格的其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