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28日电 27日上午,哈尔滨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何家沟整治工程开工了。
今天8时,在道里区顾乡工农大街的何家沟段开工奠基现场,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市长石忠信与市民一起,为该工程奠基挥锹培土。
据了解,何家沟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哈尔滨2006年重点生态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近20亿元,预计将于2008年竣工。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征地108万平方米,拆迁20万平方米;完成污水截流管线工程1.4公里;完成河道整治9公里;将实施何家沟污水截流、污水治理、河道整治、生态绿化等内容。2007年将完成污水截流、河道工程(含引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项目。2008年将完成绿化造园、生态建设及道桥工程等,基本完成主体建设任务。该工程建成后,将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构建特色景观、增强区域活力、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景观生态廊道、文化旅游带、高新产业带和新型居住区的整合式发展。
据哈尔滨市建委新闻发言人介绍,何家沟景观生态环境设计注重挖掘生态内涵,建立全面的生态效益观念。即通过生态规划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模式,进而带动城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经济;利用各种生态技术,开发可再生资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同时还结合城市历史文化,把握住哈尔滨独有的冰雪文化和欧陆风情建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全新的景观节点,提高何家沟区域品位,建设出有哈尔滨特色的新水系景观,打造全新的生态旅游区。为创造适宜人居环境,体现时代特色,全面提高现代人居环境的品位与意境,该项目设计立足改善居住模式,营建开放、绿色人居环境,利用规划水系景观丰富的人居环境,建立能耗少、污染少、高效能,符合寒地地区特点的新住区。另外,还注重综合分析规划地段的潜在价值,将原有不符合发展模式的用地置换出去,以水系景观为卖点,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和新型科技研发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原有产业结构,进行高效的全新产业策划。(图为何家沟整治工程开工现场。)
目前何家沟存在三大问题
一、污染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
何家沟沿岸现已建成的冶金、国防、轻工、医药等多门类工厂企业和居民区,常年向沟内排放大量废水和污水,倾倒垃圾,致使何家沟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沿岸的环境质量极差。
二、河道窄,影响泄洪,灾害频繁。
由于建筑物挤占河道,加之两岸垃圾的倾倒、堆积,使河道日趋狭窄,淤积严重,特别是大部分桥涵地带,垃圾堵塞严重,雨季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危及沿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私建滥建严重,影响市区规划。
何家沟两岸私建滥建严重,造成干流段和汇合口处棚户区密集,人口稠密,工厂与居民区混杂。该沟的现状,严重损害了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未来何家沟啥样?
整治加强经济、生态功能
何家沟规划整治范围分为城区段和郊区段两部分。城区段整治范围为河道中心线各返60米,郊区段整治范围为河道中心线各返100米。根据何家沟沿岸地区的发展条件,以及何家沟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中的作用,将何家沟建设成为集生态、休闲旅游、高档居住区等为一体的生态河、景观河。
六项工程扮靓新内河
何家沟改造将通过6项工程实现:污水截流,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清水工程,绿化、道路及桥梁工程和两岸拆迁改造工程。经过整治,在何家沟沿岸形成“城中有廊、廊中有河、河中有水、水中有鱼、堤坡有草、岸上有路、河中有林、林中有园、园中有景、景中有人”的相互辉映的4个景观区。
内河整治解决防洪问题
通过整治,使河道基本达到“水清、岸洁、有绿、保湿”的目标,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将沿河改造成良好的生态走廊,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利用;协调解决两岸土地合理使用、治理环境污染及提高两岸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将河道景观的整治同原有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同时,综合整治何家沟,也对城市西南部经济带形成及群力新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打造四大主题风景长廊
平房主题公园区。结合平房工业区建设,建成以爱国和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景观区。
农村田园风光区。对西河沟上游至市区段进行绿化,形成绿化带,使之与两侧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对西河沟至永发街段、东河沟至西铁街段两岸进行大规模绿化,辟建绿色长廊和滨河花园。
重点开发改造建设区。建成城市西大门地区风景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