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7日电 6日,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沈家屯拆迁工作全部结束,私建滥建拆除工作推进到三环路以西的查家屯,该区域内的私建滥建将在近期被拆除。
据了解,为加快群力新区拆迁步伐,群力新区增设7个区段拆迁违章建筑指挥部,主要负责三环路以西查家屯一带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昨天上午,执法人员开始在查家屯各主要街道张贴《哈尔滨市公安局关于依法维护城市新区建设征地拆迁公共秩序的通告》。目前拆除违章建筑指挥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随着群力新区第三区段沈家屯拆迁工作结束,沈家屯成为哈尔滨的历史。由于群力新区征地拆迁指挥部推进迅速,日均拆除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创造了哈尔滨拆迁史上的新纪录。昨天一天,共拆迁287户、15万平方米,群力新区累计拆迁已经完成959户,总面积71万平方米。
昨天,随着推土机最后一铲尘埃落定,具有百年历史、方圆近20万平方米的沈家老屯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上午9时,当最后一户居民搬离拆迁现场后,拆迁人员迅速进驻沈家屯,实施现场拆除。一个小时后,该屯最后一栋尖顶建筑物拆除完毕。在现场轰鸣的拆迁声中,几位在此居住的老住户向记者讲述了沈家屯过去的历史及屯里人的生活片段。
1998年洪水淹没了房顶
沈志才是沈家屯的老户,祖祖辈辈在这里已住了五代人了。
沈志才对记者说,他爷爷那一辈从河北老家搬过来时,沈家屯被称作炮台沟,人烟稀少。是老辈人一挑沙子一块砖头地在这里盖起了最初的小趴趴房。后来,这里人越聚越多,光姓沈的人家就有三四十户,自然而然得名沈家屯。
沈家屯地势较低,又临近何家沟。沈志才说,他记不起因为发洪水被淹,搬了多少次家了。1998年大洪水,水没了房顶。老沈说,在这儿住了半辈子,就连儿子都在这儿结的婚。本以为盼不到拆迁了,没想到这回沈家屯拆迁这么快。
沈志才已在自家老房的宅基地上盖起了3层楼房,这回政府开发群力新区,沈志才毫不犹豫地第一批搬了出去,坚决支持拆迁。
小屯子环境脏乱差
沈桂芝是沈家屯一委一组组长,她家是当初6家“坐地户”之一。她说,最早屯子只有翟姓、沈姓两大家,后来的王姓还是老沈家的姑爷一支。当初的小屯草青水美,住户也少。现在有户籍的人家就有150多户,这两年又有许多外来户陆续迁入,已增到了300多户。随着外来人员的增多,环境差了,特别是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成了问题。
在沈家屯住了60多年,马上要搬走了,沈桂芝还真有些不舍得,可提起这里的脏乱差,她觉得这个地方拆迁是早晚的事。4月末,群力新区开始大拆迁,作为居民组长,她带头拆了自家70多平方米的房子。老人说:“咱不能给政府拖后腿,我和老头也要搬到姑娘家去住了。”
小洼地将成时尚新区
据村里老人孙成周介绍,沈家屯紧靠江边,一遇洪水就被淹没,有史以来从未被开发过,一直是城市的边缘地带。老人说,沈家屯原名炮台沟,早在清朝时,周道台曾在此居住过,因江道变迁其旧居沉入江中。别看这个地方小,因为处在战略要地,荷兰人在此开过牧场。
老人说,此次市政府下决心对群力进行大规模拆迁建设,是了不起的工程,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据记者了解,沈家屯作为群力新区规划内容,伴随着群力新区的大开发,一个小洼地将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新区。整个群力新区的总建筑规模将达到2800万平方米,新区规划人口3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