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父母双亡疾病缠身 女大学生靠卖报扫地撑起求学一片天
2006-05-10 06:30: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胡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为杨洋(右一)在校园里卖报纸。
  东北网5月10日电 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到报纸发行站取报纸、卖报纸,而后打扫教学楼的卫生,匆匆吃过早饭后,赶往教室上课……这就是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杨洋大学两年来的生活。

  在父母相继去世后,杨洋拖着患病的身体用双手支撑起了自己的求学路。她说:“我就像只蜗牛,虽然各种挫折压得我步行缓慢,但我决不放弃。我要好好地活着,振作精神,坚强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父母相继过世 留下万元债务

  今年20岁的杨洋是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人,现就读于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2004级高护1班的学生。在她5岁时,她的父亲发生意外事故而身亡。她和母亲靠母亲微薄的工资生活。母亲下岗后,她们的生活愈加拮据,但母女俩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倒,彼此鼓励,给对方希望和勇气。母亲无数次告诉杨洋,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杨洋能够走进大学校园,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2004年的高考中,杨洋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顺利考取了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高级护理专业。但每年万元左右的学杂费让母女俩犯了难。为了让杨洋顺利完成学业,母亲毅然卖掉房子,在学校附近租一间狭小的房子,靠打零工供女儿上学。

  杨洋知道,自己多年上学的花费已经压的母亲喘不过气来。为了圆自己的求学梦,也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杨洋就开始四处打零工,筹集学费。

  转眼间,杨洋升入大学二年级了。正当杨洋为日渐熟悉大学生活而松了一口气时,厄运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

  今年3月,相依为命的母亲因脑溢血住进医院。杨洋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冷静,不能哭。当得知母亲住院和手术的费用需要1万多元的时候,杨洋挨家走访了所有的邻居、亲友。不到一周的时间,杨洋凑到了1.2万余元的手术费。可术后三天,母亲还是一句话也没留下就走了。

  在失去惟一至亲后,杨洋更加孤单了,无依无靠的她还背负着1万多元的债务。面临生活费无着落、学费无指望的残酷现实,杨洋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为了母亲的心愿,决不能放弃。

  卖报扫楼赚钱 继续完成学业

  清晨5点钟,当众多同学还沉浸在梦乡中时,杨洋已经起床到附近的报纸发行站取报纸,而后回到校园卖报,风雨无阻。但每月卖报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为此,她申请了勤工俭学,负责清扫学校的两层教学楼。

  每天早上7点钟,是杨洋清扫教学楼的时间。清扫楼梯走廊、擦地板、打扫卫生间……所有的工作,杨洋都做得一丝不苟。为了能在同学进教室上课前将教学楼打扫干净,杨洋不得不在卖完报纸后,马上开始清扫工作,吃不上早饭是经常事。说起卖报纸、打扫卫生等工作的辛苦,杨洋满足地告诉记者,“累是累点儿,也就是一早晨的活儿。不但能挣到钱,还可以不耽误功课,挺好。”

  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完成接下来的3年学业,并偿还为母亲治病而欠下的债务,杨洋在母亲去世后,加大了工作量。她利用休息时间到学生宿舍上门送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旧报纸、矿泉水瓶等废品换钱,以此增加收入。杨洋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完成学业,还清所有的外债,开始新的生活。

  不幸疾病缠身 师生伸出援手

  今年4月末,杨洋突然感到腰痛、乏力,每天早上起床时双眼浮肿。经哈医大一院检查,她患上了肾小球肾炎。患此病的人不能过于劳累,在医生的要求下,杨洋不得不辞去清扫教学楼的工作,但她仍然坚持卖报。杨洋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身患疾病,但她会用自己的双手,靠诚实劳动实现自己“白衣天使”的梦想。

  杨洋身患重病仍坚持勤工俭学的事情,很快传遍了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每个角落,所有师生都被杨洋坚强的人生观所打动。学校医学系党支部号召本系师生为杨洋捐款,其他系的同学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共为杨洋捐款9080.20元。学院机关政工党支部和医学系党支部的34名党员还与杨洋认了亲。8日,杨洋领到了学校为她准备的300元生活费,以后的每个月,杨洋都能够领到300元的生活费及部分生活必需品。

  在采访中杨洋对记者说,虽然各种不幸的遭遇压的她喘不过气来,但有这么多的好心人帮助她,她感到很幸福,即使生活再艰难,她也决不放弃,她要坚强地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