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5日电 哈尔滨市某小学一班40多名学生无人愿当劳动委员后,记者又走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一些中小学校了解到,许多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委员”评选难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哈尔滨市教育专家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缺憾,应尽快补上这一课。
在哈市南岗区西大直街附近一所中学,记者随机对初三年级某班20名学生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当问学生在“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和“宣传委员”中,学生们最愿意担任什么职务时,有4名学生表示最愿意担任学习委员;有8名学生表示最愿意担任文体委员;有5名学生选择担任宣传委员;有3名学生表示愿意担任班长;没有一名学生表示愿意担任劳动委员。在哈市道里区新阳路上的一所小学,10名正在操场上玩耍的五年级小学生中,有6名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当“劳动委员”。
黑龙江省教育研究院张俊晨研究员分析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在一些家庭和学校中素质教育出现了一种缺憾。现在,有些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例如,一些大学生,每次放假回家时,带回家中的是攒了一大堆的脏袜子、脏衣服。这都说明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健全的。为此,我们呼吁学校、社会、家庭应从小加强孩子的劳动教育,共同鼓励、督促孩子参加劳动。
哈市南岗区第156中学的翟校长建议,应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课上以实践为主。同时,学生家长要端正劳育观念,让孩子在家庭中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