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7日电 近年来,哈尔滨城市汽车数量激增,尤其是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据悉,哈尔滨市有机动车40万辆左右,其中,私家车年增长率超过15%。可是停车场却无法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记者15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今年春节至今,哈市已经还建了两处停车场,面积达2300平方米。
繁华路段停车难
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市道里区、南岗区、动力区的商业中心,发现这些商业集中区都面临着车位紧张和停车难的困境。
在哈市道里区由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合围的大商业圈地带,记者看到,该区域的左右和正面都停靠着车辆。这一带只有少量的地下停车位,只够停几十台车,远远不能满足众多车辆停车的需求。虽然哈一百门前已修建了临时停车场,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带停车难的问题。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不仅哈一百一带停车难,南岗区建设街、东大直街、果戈里大街围成的商业区一带也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许多私家车、出租车停在人行道上,给这一带的交通带来隐患。
小区停车位不足
在欧洲新城内记者发现,没有固定停车位的汽车几乎占了一大半。到了傍晚,车主回家后,小区就变成了一个大停车场,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汽车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道里区安康小区内,经常有小区居民将车停放在小区外的道路旁。司机鲁先生说:“小区内固定车位很少,每天回来都为停车发愁,一般我都把车停在小区道路的两侧。但是,经常会发生停在路边的车被刮碰的事情。”
还建两处停车场
停车矛盾突出,除了早期规划建设上的不足,特别是闹市区内的停车位短缺以及机动车发展过快等客观因素外,还有停车收费是否合理、停车场管理是否到位等其他因素。哈市专顾委社会法制专家组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纵观哈尔滨交通静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发展与道路现状不相适应的问题;二是机动停车迅猛增长与停车泊位不相适应的问题;三是管理方式的不适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停车场经济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记者从哈市综合整治办获悉,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通过拆违还建工作,还建了停车场。从春节至今,已经有两处停车场得到还建,还建面积达2300平方米。
据了解,早在1998年12月1日,哈尔滨市政府实施了《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与道路交通发展相协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大型专用停车场;新建公共建筑和规划建设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小区要配建停车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凡有条件的,也要增建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