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7日电 黑龙江省即将举办一项国际制造业博览会,参加展会的外地参展商有300多家,而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哈埠本地制造企业却应者寥寥,省内仅有不到10家民营企业报名参展,知名大企业均缺席。承办者说,在联络哈埠企业时,很多企业要么问哪位领导参加,要么要求免除展位费。
“找市长,还是找市场?”对这样一个老问题,如今我们有些企业仍弄不明白。特别是在我们东北欠发达地区,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体制障碍,造成人们思想的桎梏。思想观念的落后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在许多人身上,依赖思想非常严重,遇到困难、阻力和麻烦首先想到的是要找政府,而不是从自身或者市场上寻求解决办法。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习惯,它影响了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种等靠惯性思维的形成,还取决于某些官员和政府部门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资源多掌握在地方领导或政府某些部门手中,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作为企业或个人要实现发展的目标,只能求助于政府或个别掌权者。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有一位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曾说过这样的话,企业和老百姓为什么“不找市场找市长”?就是因为目前我们一些地方官员和政府部门手中垄断了太多的市场资源,企业和老百姓要发展,不得不去“找市长”。所以关键是某些地方的官员和政府部门要勇于放下手中的权力,有些事情市场能解决就交给市场去做,不要总是握着手中的权力不肯放手。
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市场创新,不断发掘新的供给和市场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当地人“找市场”的结果。有一句关于温州人的话叫做,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也有温州人。这个市场既包括国外的市场,也包括国内的市场,市场需求拉动了当地的市场经济,也改变了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等待政府救济,向政府要政策、要资金、要项目的想法和做法已经日渐弱化。人们在市场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从思想观念到行动都发生根本变化。相比之下,我们不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行动上,都已经滞后了许多。
其实,企业和创业者都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的选择都是从“理性人”的立场出发,趋利避害。再回到国际制造业博览会这件事上,如果参加多次展会的收益比不上政府领导的一张条子,那么企业宁愿拿出比参加展会几倍的人力财力物力去跑政府、“找市长”,也不愿参加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