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抑郁症离我们有多远?
2006-05-18 10:04:46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素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8日电 专科医院院长的4位患者一年内分别踏上不归路……

  女总监的“临别”电话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被手机铃声惊醒,电话里传来了一位女子的声音:“张院长,我正站在我家楼顶的平台上,我是想向你告别的。”

  张聪沛此刻睡意全无。他知道他的一个抑郁症病人正在走向死亡,他现在必须跟死神做一番较量。张聪沛沉默了一分钟说:“你死就死吧,但能回答我4个问题吗?”对方一阵沉默。一番“艰难”的对话后,这位女子终于说:“我答应你可以看一看远处的灯火。”

  张聪沛拭了拭额头上冒出的冷汗,穿上衣服赶到现场。该女子得救了。

  这位女士是哈尔滨市某公司总监,今年仅30岁。日前,她在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得以恢复。她对张聪沛说:“你说当初我咋就那么傻呢?我当时怎么会想得那么极端?”这位女士特别希望通过媒体将她自己的例子告诉那些抑郁症患者。

  4位患者悲剧的结局

  张聪沛说,选择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往往情绪已低落到了极点,她的注意力全在死上,根本不计后果。他说,抑郁症患者必须要经过药物及心理的治疗才能好转。去年以来,与他相识的4位没有接受完全治疗的患者最后选择了自杀。说起这事,张感到十分地惋惜。

  第一位是本人拒绝接受治疗,主要是担心怕被戴上“精神病”的帽子;第二位是刚刚接受治疗,并且初见效果,但是家属怕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强行将他接出医院;第三位是经过治疗已好了一年而又复发的患者,由于惦记工作没有及时治,就在他准备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前一天选择了自杀;第四位是公务员,由家属领来看心理医生,家属同意入院治疗,但是本人不同意,而患者刚从医院回到家就跳楼自杀。

  今天你放松了吗?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某人跳楼了”,“某人自杀了”的事例。抑郁症正成为威胁都市人的一大疾病。

  据张聪沛介绍,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哈尔滨抑郁症患者已超过2%。5年前,哈市第一专科医院门诊前来问诊的患者抑郁症不足10%,现在已超过50%。而抑郁症患者中20%都有自杀行为,而这20%中的五分之一自杀成为事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鲜有抑郁症。而农民患抑郁症比例也很小,这是为什么?”张聪沛说,现代社会的压力是抑郁症的第一杀手。“社会无法改变,但心态可以调整。”张聪沛拿自己举例:“我每天都接触痛苦,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他说每当二三个月,他都会拿出二三天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一个月之内你保证给我活好,一个月之后我保证你生活好。”张聪沛说,记住,抑郁症是一种病,必须治疗,千万不要忌讳用医。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