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4日电 在林区春季防火工作正值关键之际,大兴安岭与近邻内蒙古呼伦贝尔两地市整合气象资源,实行了新一代天气雷达预警区域联防,并以此为开端,开展了跨省气象工作全面合作。这标志着横跨两地、市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有了更雄厚的科技防火实力。
大兴安岭、呼伦贝尔两地、市共同拥有大兴安岭林区(两地大兴安岭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5.1亿立方米)这道重要的生态屏障,而且影响两地、市主要的天气系统也互为上下游,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上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自去年12月15日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建成试运行后,至今已成功监测了所有进入雷达探测区域的天气过程,于4月1日开始向国家发报气象资料,准确预报天气和灾害预警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与呼伦贝尔市建立气象事业上的合作也有了更好的基础。
经过友好协商,大兴安岭地区与呼伦贝尔市的气象部门今后将在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一是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所辖的2个国家气候观象台、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0个雷电监测站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所辖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10个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3个国家二级气象观测站、6个雷电监测所监测的基本气象资料实现资料完全共享。二是大兴安岭地区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完全共享,并按雷达探测区域相互提供防区预警联防信息。三是森林防火期、防汛期内,建立两地、市气象台天气会商制度。四是为充分利用两地、市现有的极轨卫星接收系统、MM5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及雷电监测系统所监测的资料,组织两地科技人员多渠道申请科研项目,重点针对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生态监测、森林防火、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及灾害评估等领域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五是针对天气预报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农林牧气象服务、生态监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及灾害评估等业务和科研工作,每两年举行一次两地、市业务经验交流会,以增进两地、市业务技术人员业务交流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