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9日电 28日14时许,考古专家经过三天的挖掘,终于揭开了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北三道街、地下百年“棺木”的秘密:“棺木”并非古墓葬,很有可能是哈市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线。
神秘木板并非棺木
9时,位于道外区北三道街上的考古挖掘现场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经过前两天的挖掘,马路已经挖出一个4米长、3米宽、深近1.5米的大坑,沥青、方石和混凝土的马路结构清晰可见。
10时许,在挖到距棺木仅20厘米左右的土层时,工人们撤出现场。随后,几名专家小心翼翼地进入坑内,用专业工具一点一点清理棺木上的土层。
40分钟后,一块宽37厘米,厚为7.5厘米的木制盖板展出土。盖板表面光滑,颜色为黑色,其中间有一道笔直的裂痕,盖板像是两块木板拼合而成。在木板的两端,可以清晰地看到生了锈的铁钉帽。木板的大小和棺木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专家确定地下的棺木并非棺木。消息传开后,围观市民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猜测地下埋藏的到底是何物。
因出土实物与起初设想的不同。11时许,专家经过商量后再次走进考古现场。专家们开始根据已挖出的木制品的方向、深度和大小,参考着开始一点点的挖掘。
神秘木板结构严谨
12时许,专家在原来确定的土方范围内,挖出了一条长度为3.75米,宽37厘米的木制品。该木制品表面由三段木板组成,每两段木板间都有大约2毫米的缝隙,并存在一定角度。木制品的两端延伸在土中,长度无法确定。随着地下木制品的出土,考古现场外顿时混乱起来,围观的市民兴奋异常。专家们则拿出一块大苫布,将木制品遮盖起来。为了维持现场的秩序,工作人员们围成一圈,防止市民挤进考古现场。
13时许,专家们开始用工具和笤帚清理木制品表面上的浮土。清理完毕后,专家们开始测量和绘制木制品的地理方位和大小。在掀开木制品上面的木板前,在场的工作人员纷纷靠近坑边,仔细地观察着木制品内。
此时,记者发现,在考古现场外的围观市民也纷纷涌动起来,有的市民们踮着脚观看,有的市民站在自家的窗户上往坑内张望,还有的市民拿出拍照手机记录着这一刻。
“棺木”疑为排水槽
14时许,两名专家戴着手套握住木板的两端一同用力,随着力量的加大,木板离开了地面。在地下出现了一段木槽,该木槽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木槽内还有一块木板与地面平行,并有大量淤泥。经过在场专家初步认定,出土物可能是早期的排水系统管线。
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赵评春认为,哈市曾出土过陶瓷、石头结构的排水系统,木质排水系统的出现还是首次,这些木板为黄花松,在建排水工程前经过浸油处理,所以至今没有腐烂。初步判断,这是哈市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
赵评春说,根据现场周围土层确认,这套排水管线的距离应该在百年左右,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据文物管理部门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对现场进行了标本采集等工作,至于排水系统的建造者和具体建造年代,还需要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