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9日电 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孙某今年52岁。两年前,结束了18年牢狱生涯的他回到儿子家中生活。长时间的封闭生活,孙某和子女过日子有点不适应,进而影响到他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每逢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认为是子女对自己的关爱不够,24日他喝下农药自杀未果被救,这已是他一年内第5次服药自杀。喝药前电话向儿子告别
24日,孙某因为埋怨儿子对自己不关心,在电话中对儿子破口大骂,告知自己现在就喝药自杀,并匆匆挂断电话。儿子赶到家中后,发现父亲已经不省人事,立即把父亲送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救治。据急诊科李莉主任介绍,孙某当时脸色青紫,嘴唇发白,额头不断冒着虚汗,是喝了浓度很高的“有机磷”农药所致,患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立即给孙某服用特效解毒药,经过两个小时的洗胃等紧急抢救,孙某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意识渐渐清醒。
释放后观念依然守旧
小孙今年25岁。小孙告诉记者,在他5岁时,父亲就到监狱服刑,他和姐姐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为了让父亲体会到亲情的温暖,2004年底父亲服刑结束,他就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一起生活。起初父亲和家人相处还算和睦,可是时间一长,父亲总感觉做儿女的不够关心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大发脾气。可能是父亲与现实社会隔绝时间太久,他对当今的时代观念有些不解。一次因为小孙的媳妇工作应酬,喝酒很晚才回家,父亲就不停地埋怨,作为女同志在工作上应该检点,不要抛头露面,更不能在外面和男同志喝酒,女同志下班就该回家做饭,这让儿媳感到很不满。
还有一次,2005年元旦,全家人计划要晚上聚一聚,可当天小孙在单位值夜班,没能赶回家和父亲吃饭,这让孙某感觉非常伤心,固执的孙某就认为是儿子嫌弃他曾蹲过监狱,不愿意和自己相聚,独自在家喝了半斤多的白酒。小孙下了夜班回家时,发现父亲就趴在茶几上睡着了,小孙赶紧进屋将父亲抱上床去。没想到,被小孙惊醒的父亲睁开眼睛就对他大哭大闹,埋怨不关心他,嫌弃他,不陪他吃晚饭,还哭着说要自杀。小孙几经解释和安慰,才将父亲哄睡。不顺心就自杀威胁
父亲总是埋怨自己遭了很多不幸,怪罪子女对他漠不关心。家人也很理解父亲,遇事总是顺让着他,从不和他争执。可最近一年来,父亲开始“频繁”以自杀相威胁,这已经是父亲的第五次服药自杀了。每次父亲自杀前,都会给子女打电话,然后再喝下药物。小孙感叹:“只要看到是父亲打来的电话,就心惊胆战。”
据哈市心理卫生门诊高宏医生介绍,孙某是癔病的表现。由于长时间远离社会和亲情,孙某内心渴望融入新的环境、渴望被关注和关怀,以弥补自己曾受的心理伤害。但他的行为有些过火,缺乏与子女沟通,应增加感情互动,回归正常人格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