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前4个月哈尔滨市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06-05-29 08:51:1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李进奎 张秀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9日电 继2005年创下“高位双增”即总量保持高位增长、经济效益同比大幅攀升,及2006年首季“开门红”后,节节攀升的哈尔滨工业经济再有不凡表现,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指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来自哈尔滨市经委的最新数据显示:前4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2.1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销售产值347.1亿元,同比增长18.5%。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综合效益指数122.94,同比提高8.01个百分点。

  数字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在全国能源、原料、运输一片“涨”声中,哈尔滨工业战车突破重围,正在良性轨道上一路疾驰。

  特征:骨干劲推机械领跑

  这是一组组令人兴奋的统计数字:

  ———重工业光彩夺目。前4个月,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5.6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在机械、装备等哈尔滨市传统优势行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重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国字号与非国有“齐步走”。前4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7亿元,同比增长16.6%;非国有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4.4亿元,同比增长17.0%,比前三个月加快10.9个百分点。

  ———大企业、大集团劲头十足。前4个月累计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263户,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3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9%,同比增长17.4%。其中,累计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4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7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1%,同比增长18.5%。

  ———机械工业持续高速增长。1-4月份,机械工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同比增长31.6%,高于上年同期8.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19.8%。

  ———中央工业、地方工业并肩疾行。中央工业在哈航、哈飞汽车、哈石化、三大动力、蓝星化工等企业的带动下,继续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1-4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4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6%,同比增长31.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地方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1.0亿元,同比增长10.3%。

  纵观统计结果,市经委经济运行处负责人认为,总体上,前4个月的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更可喜的是,无论从增长势头上,还是从增长构成角度,都显现出较为健康的运行态势。

  原因:调整显效改革助力

  总量保持高位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攀升。速度与效益增长的源泉何在?工业经济的盎然春意由何而来?市经委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这既是工业战线团队工作成果和结构调整效果的集中显现,更是宏观形势驱动的结果。

  巨大的市场需求,无一例外地成为哈尔滨市优势产业、优势企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4年以来全国发电设备需求达到高峰,产量同比增长92.9%。投资前面跑,消费后面追,市场带动的生产增长如潮涌动。

  统计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前4个月,捏着大把订单,“三大动力”完成工业总产值69.8亿元,同比增长42.0%,总产值增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量的42.4%;市场看好的哈空调、哈量也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工业的“火车头”是优势行业,优势行业的“火车头”是重点企业。专家认为,结构调整显现效果,为哈尔滨市工业增长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契合了现实需求,产品结构调整顺应了市场需要,哈尔滨市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动力十足。哈锅、哈飞、哈石化分公司、哈药、汽轮机厂、电机厂、卷烟总厂、雀巢、东轻和第三发电厂,前4个月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9.6亿元,同比增长20.8%。

  “改制国企活力释放、实力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国资委一位负责人表示,哈电表公司、哈重型、哈水泥、海格集团等10户大中型重点企业通过捆绑挂牌、整体转让、股份改造等多种形式,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对市属企业改革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已完成改制重组的哈药、哈量等一批骨干企业,不仅自身实力均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同业的影响力大增,而且对工业经济拉动力骤增。

  预测:增长延续谨慎乐观

  透视前4个月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权威人士预测:从优势行业情况分析,上半年哈尔滨市工业增长速度将略有放缓,且主要增长点将集中在机械、汽车行业,而医药、食品行业的增速将放缓。

  据介绍,在2003、2004年80亿元合同陆续交货完工后,哈电集团2005、2006年又承接每年50亿元的生产合同。今年排产的26台全部是60万机组,附加值大,目前电站集团又在与德国洽谈新的生产任务,同时开展与东电成本对标,加强企业管理。订单的利好与管理的加强,预计可使“三大动力”保持强劲增长动力。依靠新产品开发,哈空调也可实现高速增长。即将开发的单排管冷器预计可形成年产600MW的生产能力,可拉动产值攀高。成功完成跨国并购的哈量集团,随着产业协同效应的逐步显现将具有更大的增长能力。专家据此认为,总体上,预计上半年机械工业将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则因交货期的不平衡体现等原因而比去年同期可能放缓。

  同时,“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联合,正带动哈尔滨市汽车工业回升。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出台,小排量汽车市场看好,哈尔滨市汽车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趋好,比上年有明显回升。受政策利好影响,哈飞集团的面包车、轿车等小排量车型一季度销量大幅攀升。专家表示,这种增长有望得到延续。

  形势喜人,形势亦催人。受奶源大战、奶源不足影响,乳业无法满负荷生产的状况仍将持续。据权威人士预测,食品行业今年难以快速运行,乳制品生产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将不如预期。此外,由于国家明码标价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深化,将为哈尔滨市医药企业发展带来更大挑战。受产品降价和原材料价格上升“两头挤压”影响,哈尔滨市医药工业增速可能放缓。

  “工业虽在稳步增长,仍需谨慎乐观。”权威人士认为,有进有退做好结构调整,一收一放加大运行调控力度,不失为目前使来之不易的稳增局面得到延续的两剂良方。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