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9日电 哈尔滨市著名的南极市场,如今客少人稀。26日上午刚10时,正是卖货的好时候,记者在这里却看见不少业主已在落帘走人,本来人声鼎沸的一楼相当多摊位早已停业。市场旁边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说,以前南极市场外来拉货的车堵得人走不动道,现在连营业大厅里也空空荡荡。曾盛极一时的南极市场,因何衰落?
这道弯被上货者绕过
当年参与创建、后来多年担任南极市场工商所长、最近才离开的王成江说:“当年红火时,这里需要整整一中队交警疏导车辆,我离开时这里销售额已跌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王成江告诉记者,市场内原有二层营业厅3000多摊位批售小食品、小百货、轻工类商品等,目前摊位急剧衰退至1000个左右,主力大户多已退出。“目前,有实力的来上货者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从厂家直接进货了,不再绕南极市场这道弯。”销售量急剧减少导致主力大户纷纷“撤退”,主力大户的“撤退”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南极市场的衰退。
近几年,来上货者为何纷纷绕过南极市场这道弯?王成江分析认为,一是可大幅减少中间环节交易费用,二是南极市场陈旧的经营模式不再吸引这些人。
大超市夺走了零售额
26日中午时分,与记者一同蹲在南极市场门外地上吃盒饭的拉脚田师傅愁眉不展。一上午他才挣到5元钱,“如今在南极市场这里也就刚能挣个饭钱。”几年前他在这里一上午少说也能挣到四五十元,那时大包小裹往家买东西的市民摩肩接踵,多数都需要求助田师傅这些人拉脚。
近几年大超市纷纷直接开到市民家门口,导致南极市场面对市民的零售量几乎下降为零。
失误在没有与时俱进
南极市场业户面对记者,都说现在连批发也很难干,“这里同一‘品牌’、同一外包装、不同产地的花生仁都有好几十种,你说我们谁还能挣到钱?”据了解,为了走货,业户在上述竞争情况下只好纷纷降低进货质量标准拼价格。
南极市场外近在咫尺的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的值班经理对记者说,连她现在买小食品也宁肯绕远去大商场。
“南极市场这些年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与时俱进。”原南极市场工商所长王成江认为,如今消费者的购货心理变化很大,“现在进一家市场前,他们先要看看它是不是可以百分之百地让人放心。”他认为,17年前道外延爽街8户卖糖人发展起来的60多户小食品摊位集体搬迁南极市场,能突飞猛进到日后3000多户,靠的是个体户灵活独立的经营方式;但这种分散经营各自为战,也注定它无法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市场品牌,从这点看南极市场的衰落是有其必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