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电 近日,发生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假药致人死亡的严重事件。省外个别媒体在报道中误将“齐二药”写成“哈二药”,这给国内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哈药”带来负面影响。29日,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吴志军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哈药集团有严密的‘原辅’采购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哈药’不存在发生‘齐二药事件’的可能。请广大消费者放心购买‘哈药’产品。同时‘哈药’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质量控制,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
百姓不知情 企业受影响
“齐二制”生产假药致人死亡的严重事件,不仅让人们对用药安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同时也给我省药品行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据吴志军副总经理介绍,“齐二药”生产假药致人死亡事件,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心理负担,给全国医药行业,尤其是对我省医药生产企业都带来了不好影响。目前,销售人员反馈的信息显示,在销售终端药店中,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看到是产自黑龙江的药品,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担忧。虽然暂时销量上还没有具体体现,但是如果不消除这种疑虑,将给我省医药生产行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齐二药”与“哈药”无关
针对个别媒体在对“齐二药”事件进行报道时,误将“齐二药”写成“哈二药”一事,吴志军表示,哈药集团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没有任何联系。
据悉,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内容为:“日前,部分媒体在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事件的有关文章中,误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为‘哈药二厂’,对我公司的市场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解,本公司特此澄清: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系属民营企业,本公司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本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均处于正常运作。”
严格质量管理 确保药品安全
“‘哈药人’一直视质量为生命。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严密、完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采购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哈药’一直严把药品质量关,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吴志军谈到药品质量管理时这样表示。
据吴志军介绍,药品原料、辅料的质量对药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哈药”严把原辅的“入口关”。在原辅材料采购上,“哈药”有严密的招标采购体系,一般原料、辅料由企业自行招标采购,重要的、关键性的原料由集团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在招标的同时,哈药还对“原辅”进行第三方认证,即“原辅”要有生产企业的第一方认证即GMP认证,要通过国家认证即第二方认证,同时还要经过第三方认证。第三方认证就是采购方对原辅材料的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即组织专家队伍对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质量技术进行考察,对生产车间、采购部门进行实地验证,了解企业的合法性、经营许可、现场管理等一系列程序都要有保证。
“哈药”有严格质量保证体系。“哈药”在原辅材料入厂后登记,随后接受一系列的检验,并有复核人员进行检验结果复核,最后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室主任都要在检验单上签字,他们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原辅材料进入生产车间进行生产过程中,还要接受中间体检测。最终企业中心实验室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并且对产品要观察,即产品检验完成后,检验样品、在留样室留样定期进行观察,直到有效期结束为止。例如“哈药”生产的青霉素,从原辅到成品要经过10多个环节的检验,才能最终出厂,这完整的检验措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做世界级的 “哈药”
吴志军介绍,今后“哈药”将进行更为严格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无事故”。
吴志军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实行分级质量例会制度,即班组、车间、工厂每天、每周、每月都开质量例会,研究解决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坚决将一切问题杜绝在萌芽中。
吴志军介绍,“哈药”开展的群众性QC质量管理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后还将进一步发挥QC管理制度,广泛发动职工根据本企业的方针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知识与方法,从分析本岗位、班组、车间的现状入手,围绕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等课题,开展质量管理课题公关活动。
吴志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哈药”已经通过GMP认证,有些产品已经通过国际认证,包括美国FDA认证、欧洲的相关药品认证等。可以说,“哈药”的质量管理已经从原始到规范,现在上升到很高的层面。“哈药”现在是国内知名药品生产企业,哈药的目标是走向世界,因此无论是管理还是质量都要向更高层面迈进,广泛与国际接轨,做世界级“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