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日电 一台台纺织机旁,工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一片片织好的羊绒面料从纺织机上垂下;一件件成品羊绒衫被叠好装进名牌羊绒衫的包装袋内……这是近日记者在大庆轻纺工业园区一栋厂房内看到的情景。今年冬天,羊绒衫市场将出现大量来自大庆轻纺工业园的名牌羊绒衫。
据悉,去年开始建设并招商的大庆轻纺工业园一期18家企业部分已经正式开工生产,预计到7月份,一期18家企业将全部到位。利用林源毛纺厂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的大庆轻纺工业园,是石油产业的有效延伸。
盐碱地“长”工厂
在大庆市大同区的大庆轻纺工业园区一处厂房内,近30人正在纺织机旁紧张地工作着。据技术负责人彭刚介绍,他们是西安裕奇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公司是专门生产羊绒衫的企业。目前,经过对新上岗的员工岗前技术培训,公司已经正式开始生产加工羊绒制品。
在深圳优尼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大庆轻纺城的厂房内,记者见到了该厂厂长李君。据李君介绍,他们工厂主要生产牛奶蛋白纤维服装。选择到大庆建厂,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资源优势。因为,该厂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来自大庆林源毛纺厂。
指着已经建成的18个单元的工业公寓,大庆轻纺工业园区副主任冯小平笑着说:“我们这里的盐碱地不长庄稼,但‘长’工厂。”
据冯小平介绍,大庆轻纺工业园是国家级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园,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一部分。工业园总规划面积12.01平方公里,全部是盐碱地。2005年启动规划用地46.82公顷,基本建设投资1.25亿元,建设工业公寓8万平方米,可容纳18家企业入驻,目前18家已经全部“名花有主”,他们是上海雪弛、上海立志、北京田枫、上海荻安、河北东高等纺织企业。
生产世界最好纱线
顶级品牌用顶级原料。鄂尔多斯、日神、昭君、昊神、鹿王等国内名牌羊绒衫,鳄鱼、皮尔·卡丹、华伦天奴、金利来等国际品牌的纱线均来自林源毛纺厂。林源毛纺厂生产的纱线毫无争议是顶级的。
据大庆市经委副主任田大文介绍,选择在大庆市大同区建设轻纺工业园,主要是依靠这里的纺织工业基础,发展延续产业。
据介绍,曾经于1996年停产的林源毛纺厂于2000年恢复生产,先后从法国、德国、瑞士、波兰、中国香港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制条、纺纱、染整设备及乌斯特条干仪、电子配色仪等先进的检测试验设备,形成了年生产精纺高支针织纱1200吨、粗绒1500吨、制条1000吨的生产规模。目前,毛纺高端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为做大做强毛纺产业,加强地区产业基础优势,林源毛纺厂邀请国内毛纺专家起草了三期项目方案,引进一条年产400吨的粗纺羊绒生产线,并完善散绒染色生产线。目前,粗纺车间即将投入生产。
打造东北最大轻纺基地
据冯小平介绍,轻纺工业园的发展定位是“做强中游,支撑上游,延伸下游,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向科、工、贸一体化格局发展”。要将这里建成东北最大的毛纺生产基地、轻纺原料供应基地、纺织加工基地。
做强中游有五条线,即依托林源毛纺厂扩大精纺能力,上马粗纺项目,为生产高档羊绒衫企业提供原料;依托大庆石化和炼化企业,扩大晟凯毛纺公司生产能力,做强“拉舍尔”品牌,为生产羊毛、化纤、混纺服装企业提供原料;依托林源地毯厂扩大生产能力,生产丙纶地毯;依托深圳优尼克纺织服装公司发展牛奶蛋白纤维;依托东北地区亚麻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亚麻产业,形成东北新的亚麻加工基地。
支撑上游,就是以纺纱为依托,扶强做优大庆石化公司和炼化公司的腈纶、丙纶、锦纶生产,打造化纤生产基地,引进一批实力强的梳毛、梳绒企业,建成羊毛绒生产加工基地。
延伸下游,就是以产业发展为牵动,引进品牌企业,生产羊毛衫、羊绒衫、牛奶蛋白纤维制衣、大豆纤维制衣和亚麻制品,建成东北最大的纺织加工基地。
面对园区的发展,冯小平自豪地表示,现在已经入驻的企业年可加工羊绒衫、羊毛衫150万件,今年冬季全国各大城市的商场里,就会有日神、荻安、立志等多个品牌“大庆制造”的羊绒衫、羊毛衫摆上货架。而这只是园区的一期工程,相信随着园区二期、三期建设,那时市场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纺织品是“大庆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