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明水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2006-06-02 14:43:0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日电(记者 高长利)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绥化市明水县认真做好集中学习、分析评议、深入整改等环节的工作,切实提升了党员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了群众满意工程。

  党员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热情高涨,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投身到各自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光荣乡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才,在患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的情况下,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广大村民苦干实干,建立了8个党员群众致富联合体,使集体经济积累和农民增收都得到大幅度增加。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实现2700元,同比增长20%;村集体积累160万元。村里还出台了建房补助、高考升学补助、养老补助和重病救助等多项惠民政策,使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广大党员面对落后不失志,面对困难不气馁,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战场,认真破解项目建设中资产盘活、人员安置、债务化解三大难题,为企业发展扫清了障碍。仅用了33天就成功引进了温州环宇集团,组建了黑龙江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建成30万吨玉米淀粉项目。如今,该项目已经成为明水工业经济的龙头。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明水县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外向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努力创建和谐明水,推动了全县经济大发展快发展。针对工业落后的实际,明水县坚持以项目开发建设为牵动,大搞招商引资,大上工业项目,三年来共引进超千万元项目2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引进资金10亿元。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9.05亿元,实现了三年翻两番。成功引进了哈药集团三精药业,建设了原料药项目、医药经销和玉米酒精等8个项目,建成了三精工业园,构建了集中西药、原料药、药用辅助材料生产和医药经销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发展格局。达产后,产值可达10亿元左右。构筑起了以格林工业园、三精工业园为牵动,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四大产业为支撑的工业经济框架体系,实现了工业经济历史性飞跃。明水县依托产业基础,把肉羊产业作为农村富民产业,实施强力推进,收到了显著成效。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42万只,同比增长160%,并投资1.2亿元建设了年加工50万只肉羊和10万头肉牛的加工企业,拉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大发展的态势。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明水县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切实加强了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加强。筹资1000万元,实施了“513”工程,即硬化改造5条城内道路,铺装了120条红砖巷道,规划建设了教育广场、政府广场、人民公园3个大型文化休闲广场。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方便了出行,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本着“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的方针,明水县对县医院及四所乡镇医院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并探索卫生医疗资源整合的新途径,投资1000万元建设县医院和一所专业医院。教育事业登上新台阶。对县内高中进行了资源整合,合并了两所高中,探索创办了民营封闭初中,整合农机校、农建校、农广校等职业教育资源,创办了综合职业教育中心,满足了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针对新形势下外出务工党员增多的实际,明水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创建了劳动力转移党组织,在县内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党委,各乡镇成立了党支部,并在劳动力转移基地建立了外埠党组织。目前,已在外埠建立劳动力转移党组织160个,其中境外2个。劳动转移党组织建立后,明水不断规范劳动力转移党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了外埠党组织在党员管理、维权、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组织化轨道,有效解决了外出党员难管理、作用难发挥的问题,为新形势下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