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记者调查:高价抢夺优秀生源该不该?
2006-06-02 15:38:5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唐小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日电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中学设定种种优惠吸引孩子来校就读。高考生中因考试失常而没有走进理想学校的优秀学生是各学校竞争的焦点,是“生源市场”奇货可居的香饽饽。考出较高考分的学生只需到某中学自报家门并报上考号,上网一查分数,该生就成为各学校争抢的学生。哈三中的学生各重点中学都抢着要。一般到某重点中学读书,全有优惠,重读一年的学费1万元全免,而且有的地方送子车费全免,到大庆这样有实力的学校更是优厚,每月还有数百元的生活费。重金买生源,目的只有一个:为学校创名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大庆一些中学在全省各地重点高中全面招收优等生,以优厚条件“吸引”优质生源,这让各重点中学的老师们头疼不已。地处边陲的黑河中学也不能幸免。这里的老师们说起此事都气愤不已:我们呕心沥血、辛辛苦苦培养的尖子生都撑杆跳似地跳到有实力的学校,去给他们贴金!你如果真是好学校,为什么不凭自己的实力,自己培养尖子生,何必到处挖别的学校墙角?就算你升学率有所提高,这又能算什么本事?

  记者了解到,许多民办学校都采取相当优惠的条件来吸引高分重读生。日前,德强中学招生办的老师说,对于成绩好的重读生,我们有相当的优惠条件,对于考分上了重点段的重读生,学校可以全免学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学重金奖励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有的奖金高达5万元。设定这种优惠和奖励的中学有很多。

  花钱抢生源,未必能留住

  祝女士向记者透露,她的女儿一直是三中的尖子生,平时在年级总是排前十名,去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只报了一表的复旦大学,但高考失常,只得了609分,没有考取。在她准备复读时,大庆实验中学主动找到她的孩子,发出邀请,并给予十分优厚的待遇:不但复读学费全免,而且一月补助200元生活费。孩子无法拒绝这样诱人的条件,去了大庆。那里的教学条件和环境都不错,孩子也很受优待,备受照顾。但是孩子不适应,只读了20多天,就回到了哈市,上了一所省重点中学。对此,祝女士说,复读只有一次机会,不能为了省1万元钱而耽误孩子。

  据初步了解,仅哈三中赴大庆的复读生就多达二十来个,铁人中学十几个,实验中学八九个。但其中一些学生已经返回哈尔滨。他们各有各的原因。据一位学生家长透露,主要是因为不适应。虽然那里学习气氛很浓,管理严格,但教学多为灌输式,与原学校的启发式教学不同,在短短9个月内很难适应,而回哈则天时地利人和,学起来得心应手。看来,好学生光靠钱是留不住的。

  竞争不正当,不利于教育

  省教委基础教育处姜处长说,基础教育只到高中,高中毕业以后的重读生,国家不再管理,是去民办校还是去公办校,这是与学校之间的行为,不属于国家政策管理的范畴。国家对此也没有规定。姜处长认为,“花钱买生源”不符合办学规律,也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会形成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只要成绩好了,就有人拿钱供我,成绩是首要的、万能的,而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品质。另一方面,学生不是商品,怎么能花钱买呢?过去,大庆市政府允许中学从外地招生,外地生源占有一定比例,但从去年开始,大庆市政府下文严禁从外地招生,坚决杜绝花钱买生源现象的发生,并强调,哪个校长买生源就别当校长。另外,公办校花钱买生源在资金管理上属于违纪行为,不应提倡。哈尔滨七十三中科研主任王德全说,花高价抢夺优秀生源是一种不正当的学校竞争行为,不利于教育均衡化发展,不利于建立和谐的教育发展秩序。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应该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如何科学办学、如何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上,不该走捷径,要牢固树立“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的教育思想,不仅要在如何实现学生“低进高出”上下功夫,而且要对兄弟学校给与无私的帮助和支持,积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客观事实,不能过于注重功利,一味地追求名校,这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也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幸福。王主任说,最关键的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严格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制止不合理的竞争行为,使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效走向高效,从单一走向多元。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