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电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街道保障社区,有一个备受孤困儿童喜爱的“爱心文具箱”,是由18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工人、老劳模创建的。18位老人还承担着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校外教育辅导团的讲演任务。
“孩子,这是‘爱心文具箱’送给你的书包”,6月2日,14岁的聋哑智残男孩小怀宇,兴高采烈地摸索着画有“一休哥”的新书包,眼泪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他向王会爷爷打着手语。小怀宇患有高位截瘫的母亲用全身力气翻译着“孩子和我十分感激您,这是他14年来得到的第一个新书包”。
2日下午,滨江街道“爱心文具箱”捐赠处,一名身形瘦弱拉着高出自己半头、满满一袋子东西的小男孩晕倒在捐赠处门前,他被救醒时,说出的第一句话是:“阿姨,这些是我和同学捐给贫困孩子的文具。”男孩叫宇峰,在曙光学校上学,5年前母亲不幸辞世,他和患病的父亲靠低保金维持生活。自从“爱心文具箱”推出后,15岁的宇峰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靠凌晨在垃圾箱中捡塑料瓶攒钱。8个多月来,小宇峰已号召班级同学捐出300余件文具和书本,用卖塑料垃圾换来的2000元钱买了100个新书包。
据介绍,从去年7月开始,18名“爱心爷爷”将自己孙子孙女用过的500余件书本、书包、铅笔盒源源不断地捐给贫困儿童后,道外区滨江办事处在“五老”的感召下于同年9月启动了“爱心文具箱”,并向办事处下属三个社区的小朋友发出倡议:“捐出自己闲置的文具,为小伙伴献上一份关爱。”
在李长胜、葛忠、韩来芹等18名老同志的带动下,社区里的的“大手拉小手”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他们经常带领社区的中小学生,将义务捐出的学习用品送到孤困儿童的家中。保障社区的“五老”志愿者,正以他们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贡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