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7日电 5日、6日是我省“三支一扶”网上报名之后的现场确认时间,可是许多网上报名者却没有到现场进行确认,致使我省“三支一扶”岗位出现很多空岗。我省各地人事局不得不在确认现场开展了补报工作,但报名“支医”、“支农”的大学生仍严重不足。
“支医”“支农”空岗多
10时30分,记者在“三支一扶”活动设在省人才的确认现场看到,我省各地市人事局有近10家单位在这里进行现场确认,并同时开展了大学生补报工作。省农恳总局齐齐哈尔分局计划招收100名“支教”大学生,报名已将近300人。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该局原计划招收“支医”“支农”的大学生各40人,可实际上到现场确认的大学生都不到计划招收人数的一半。
为了招揽医学和农学专业的人才,许多人事局纷纷承诺“增加补助”。省农恳总局哈尔滨分局的报考宣传板上明确写着:“国家每月补助600元基础上,用人单位另补200—400元”。据该处负责人介绍:该局计划招收40多个“支医”的大学生,可是实际只有10多个报名者,报名的人太少了,他们不得不增加补助以吸引人才,可是报名者仍很少。
省农恳总局建三江分局打出的待遇是最受全场关注的:“大学生服务期间在享受国家补助600元的基础上,用人单位再补助400元,服务期满正式与所在用人单位签定工作协议的,年薪两万”的承诺。该局所招专业分别是农业机械9人、农学2人、临床医学5人、动物医学4人,可实际上除了临床医学招到3人以外,其他三个专业没有一个人报名。
七台河市人事局要招收10个妇科、外科的医学专业大学生,网上报名的是4人,可无一人到现场确认。到现场确认快结束时,该局在现场补录了2名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据该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名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还是在他们“一番动员下”才报名的。
报名者为何缺席?
我省“三支一扶”网上报名总人数达到3500多人,他们将争取约1000个岗位。网上报名的火爆和现场确认情况形成了巨大反差。相关人士承认,很多大学生在网上报名后并没有到现场进行确认。
许青是哈市某医科大学的学生,他在网上报名七台河市的“支医”岗位,可他并没有到确认现场确认。记者辗转联系到这位毕业生时,他表示当初报名是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想先占上个岗位再说,毕竟每个月还可以拿到600元的补助。可是他前天刚接到了一个公司的面试通知,就放弃了去“支医”的想法。
家在宾县的王丽丽在网上报了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个“支教”岗位,可并没到现场确认。她说:“报名的时候,我看许多同学都报了,自己也没找到工作,就跟着报了名。后来一考虑,大兴安岭离家太远了,家人也不同意,我就放弃了。”
据黑龙江省人事厅人才流动开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三支一扶”工作因为网上报名阶段许多岗位没有招满,所以这次在现场确认的同时也开展了补录工作。其中,“支教”一直受到大学生的钟爱,报名的人很多。而“支医”“支农”报名的人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我省高校本身医学和农学毕业生有限,相对于其他专业就业形势比较好,没有太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网上报名阶段考虑不够慎重,只是想先占上个名额,有个退路,可一到确认阶段就必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确认完轻易就不可以再退了,所以很多大学生放弃了确认,致使许多岗位出现空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