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7日电 在哈尔滨市兆麟街区,索菲亚教堂广场进一步拓展、老哈一百业态调整及立面改造、中心广场现代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这标志着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已被市政府列为今年城市环境改造重点工程的兆麟街区改造项目,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那么,兆麟街区是如何规划的?道里中心区都有哪些区域将进行改造?按规划改造后这一区域将发生什么变化?就这些问题,市城市规划局负责人做了详细解答。
问:作为道里中心区复兴重要项目的“兆麟街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请从城市规划角度谈谈是怎么考虑的?
答:道里中心区指经纬街、一面街和松花江岸线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兆麟街区是从尚志大街到兆麟街形成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5公顷。该地区是哈尔滨三大商业中心地之一,在哈尔滨的商业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新一轮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松北、哈西、平房、群力等新区开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道里、道外、南岗等老城区“中兴”也初见成效,道里中心区作为哈尔滨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摆上今年城市环境改造的重要日程。
几年来,随着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广场等改造工程的实施,道里中心区的面貌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兆麟街区目前的状况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该地区公共空间资源分布不合理,不能更方便地为市民服务,中心广场利用效率不高,索菲亚教堂广场拥挤不堪,周围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外立面风格不协调,广告牌匾杂乱无章;该地区有一批危棚房急需改造,特别是在索菲亚教堂周边占地8.5万平方米范围内的50余栋危棚房,生活着1.7万居民,居住环境火灾安全隐患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恶劣;该地区交通混乱无序,静态停车泊位数量严重不足;哈一百商圈商业业态亟待整合,周边和地下海鲜市场空气污染严重,市民缺乏整洁、清新的购物环境。作为中心区商业黄金地段的土地效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对该地区进行整体改造,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哈尔滨城市复兴的需要。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规划方案比选,国内外专家参与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最后政府进行实施决策。在市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兆麟街区改造项目被列为今年城市环境改造重点工程。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建设节约性社会,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城市更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考虑百姓要求、业态整合、社区环境、土地利用效益、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历史保护与利用、交通组织等因素,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东北北部区域性商务、游憩中心为目标,完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商业功能,形成经济上富有活力、环境上富有魅力、文化上富有感染力、形象上富有吸引力的中央游憩商业区(RBD)。
问:兆麟街区改造涉及索菲亚教堂广场、老哈一百、中心广场等地区,在规划上是如何统筹考虑的?
答:兆麟街区改造是道里中心区复兴的重要部分,是集功能完善、国企改制、业态整合、危棚户区改造、形象提升、基础设施更新、名城保护等“多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规划将索菲亚教堂广场及周边改造、老哈一百现有建筑的改造以及麦凯乐购物广场建设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在规划中,不但力求体现各自特色,还强调有机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呼应关系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和融合。
一是索菲亚教堂广场改扩建工程。将索菲亚教堂北侧和现有的金太阳、华联商厦等周边住宅等建筑适度拆除,并对立面进行改造,与索菲亚教堂形成特色围合区域。同时,地下空间为商场和停车场,与改造后的哈一百、曼哈顿、索菲亚广场及周边环境相适应,延续城市文脉,形成鲜明的主题景观,为索菲亚广场申报国家“5A级”的旅游景点奠定基础。
二是哈一百功能完善和立面改造。结合老哈一百改制盘活,对哈一百、曼哈顿等索菲亚广场周边22栋建筑立面进行彻底整饰,改造成具有哈尔滨地域风格的特色建筑,与索菲亚教堂广场相呼应。哈一百经营项目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百货业改造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广场。
三是中心广场改造工程。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增加城市土地收益,对中心广场约2.5万平方米用地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在中心广场用地修建国际一流的大型购物中心——麦凯乐购物休闲广场。
问:索菲亚教堂广场扩建是此次最先启动的改造工程,索菲亚教堂广场改造规划是如何考虑的?
答:索菲亚教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经过多轮规划整治和改造,现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是反映哈尔滨城市特色的标志。但目前其北侧还存有大量的危棚房,广场面积较小,周边建筑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环境脏乱差。此次兆麟街区改造中索菲亚教堂广场扩建是核心内容,也是最先启动的工程。在规划上,是经过认真调研,精心策划,反复论证,慎重决策的。先后组织编制了三轮规划,邀请了国内外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的国际国内竞赛。邀请了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国家名城委主任王景慧等国内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和权威人士,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评选。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两家优秀方案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名城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最后确定了综合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是从名城保护、街区保护和建筑整体保护三个层面上探讨和研究的,保持历史街区完整围合的空间形态。保留了历史文脉、城市肌理及街道空间界面的连续性。一是突出了索菲亚教堂的主体景观地位。索菲亚教堂广场周边建筑拆除和改造,注意处理好广场的规模、比例和尺度,将索菲亚教堂广场内原来的只能三面观赏,提升到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观赏。二是拆除危房棚户区。拆除危棚房、锅炉房、仓库等39栋,面积达8.5万平方米,改善周边地区环境。三是拓展公共活动空间。经过规划改造,索菲亚教堂广场由原来的“一字形”扩展为“T字形”,面积由0.7万平方米增加到两万平方米,同时地上地下相结合,开发地下空间7000平方米。四是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呼应。合理保留现状有价值的空间界面,改造整饰周边的哈一百、曼哈顿、金太阳、华联等建筑立面,使其与索菲亚教堂广场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问:中心广场要建设现代服务设施,那么,市民新的活动空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这是一个市民普遍非常关心的共同问题。实际上,在整体改造规划中,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不但没有减少,不论是数量还是总面积都增加了数倍。一是总面积增加了。按照规划,在中心广场部分用地建设麦凯乐购物中心后,在原位置仍保留一处0.7万平方米的精品休闲广场,同时改造哈一百北侧广场,形成两处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广场;索菲亚教堂广场由0.8万平方米扩建到两万平方米,这样,三处广场总面积3.5万平方米。二是布局均衡了。除上述外,还将重新建设美术馆后侧、九站绿化广场、友谊时代绿化广场等地公共活动空间。同时,通过开放兆麟公园,整合通江广场、防洪纪念塔广场,这样,道里中心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将由原来的5处增加到15处,市民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服务半径从600米降至300米,空间分布均衡,改变了原来偏坠局面,方便了市民日常休闲活动。道里中心区新增和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面积将从8.62万平方米增加到19.65万平方米,是原有面积的2.3倍,提高了市民休闲活动场所的品质。
问:老哈一百无论从商业功能还是建筑立面造型都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改造规划对此有何举措?
答:哈一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当时索菲亚教堂还被一些危棚房包围着,哈一百建筑设计没有考虑到作为索菲亚教堂广场西侧主要界面的城市景观功能,而且其商业业态、内部空间都不能适应现代商业的要求。另外它还存在着消防隐患等不安全因素,其整体改造势在必行。按照规划,将结合哈一百企业改制,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并进行建筑整体改造,打造成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商业广场,盘活城市空间资源。
改造规划借鉴了美国曼哈顿南街海港改造、北京王府井商业街改造、上海南京路商业街改造等成功案例,强化区域建筑风格,通过对保护建筑“修旧如旧”,对一些不符合《哈尔滨市建筑风格控制性规划》的现状建筑进行整治改造,打造从索菲亚教堂、石头道街到中央大街的T字形建筑文化长廊。
先后组织了6家甲级建筑设计单位对哈一百的建筑立面改造进行方案设计,目前正在进行综合实施方案的修改。综合方案充分考虑到作为索菲亚教堂广场的西侧主界面的景观要求,建筑风格定位为简化的欧洲文艺复兴风格,色彩采用哈尔滨主色调浅米黄色,通过体量上的增减使之既符合欧式建筑的比例关系又减少索菲亚的挤压感,墙身运用三段式单元手法划分,转角和顶部设置穹顶,近人尺度采用玻璃和钢等现代建筑材料反映现代商业功能。同时作为与新建麦凯乐购物中心围合的商业广场南界面,起到了构筑T字形建筑文化长廊的重要作用。
问:这一地区的交通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这次改造如何解决交通问题?在规划方面采取了哪些对策?
答:针对当前道里中心区存在的道路交通拥挤混乱,静态停车泊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干道网交通整体功能发挥欠佳,行人过街不安全、不便捷等交通问题。我局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和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采取了五个方面对策加以解决。
一是从道里中心区整体路网系统考虑,完善了路网结构,拓宽改造主干道路,提高了动态交通运行效率。通过打通森林街至南勋街地道,开辟道里与道外第四条交通通道,加强道里、道外中心区交通联系;通过改造兆麟街、经纬街、透笼街等道路,提高了中心区商业区干道及支路的通行能力,缓解索菲亚广场及哈一百地区交通拥挤状况;通过拓宽打通工部街、北安街,形成了一条与经纬街并行的交通通道,缓解经纬街交通压力,改善中心商业区交通环境。
二是合理布局静态交通,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解决占道停车问题。结合开发项目建设麦凯乐地下智能停车场、索菲亚教堂广场停车场和田地街-买卖街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整合治理现状停车场,恢复停车功能,引导车辆全部进入地下停车。通过上述措施,道里中心区将增加停车泊位1000多个,基本上能够解决该地区停车问题,消除马路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干扰现象,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三是整合部分公交线网,优化公交结构,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开辟公交停车港湾,减少公交停车对动态交通影响。
四是以人为本,建设人行过街系统,确保行人安全。建设中央大街-友谊路人行过街通道和中心区步行暖廊系统。
五是加强交通组织和管理,实施单向交通,建立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面控系统、加大交通违章处罚力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秩序良好的交通环境。
问:对道里中心区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不安全问题是如何规划的?
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道里中心区基础设施载体功能,消除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一次到位、配套完善”的原则,规划对道里中心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一是拆除道里中心区十余座小型锅炉和烟囱,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改善中心区生态环境,提高居民供热质量。二是同步实施道里中心区电缆化工程,改造供电变压设施,提高用电容量,消除电压不稳,电量不足现象,改善中心区景观环境。三是同步实施道里中心区供排水设施改造,消除“夜来水”现象和“内涝”现象,使道里中心区居民能够使用上清洁、充足的水源。四是同步实施燃气老管网改造,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用气安全。五是同步实施数字化通信改造,一步到位,使道里中心区居民率先使用先进的通信技术。
问:这次改造工程涉及索菲亚教堂等一批保护建筑,规划中是怎么考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哈尔滨传统文脉的?
答:道里中心区是哈尔滨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哈尔滨的早期规划思想、建筑风格、风貌特色、传统工商业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一是保护好老建筑。在改造规划中,我们强调了以国家级文保单位、一类保护建筑索菲亚教堂为核心,注重城市肌理、传统风貌、传统格局的保护。坚持“修旧如旧”和“保用结合”的原则,对道里中心区改造范围内的58栋保护建筑进行重点修缮,严格保持建筑原有的立面形式,进行修饰粉刷,清理整治保护建筑上的广告,并对店面牌匾进行规范,改变过去脏乱的现象,恢复其历史面貌。
二是整治好现有建筑。对该区域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对索菲亚教堂周边的曼哈顿、老哈一百等建筑立面进行改造,保持与保护建筑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三是塑造好新建筑。中心广场规划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都充分考虑哈尔滨的地域文化、城市肌理和传统风貌,做到了在立面造型、建筑色彩、建筑符号上与周边历史建筑的呼应,在新建建筑中显现哈尔滨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子。
问:如何处理好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此次改造规划中是如何控制和保证麦凯乐购物中心建筑形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
答:根据《哈尔滨建筑风格控制性规划》,《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要求强化区域建筑风格,对新建建筑从风格、色彩、比例尺度、符号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既做到传承哈尔滨建筑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又能体现城市建设的时代感,创造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现代都市景观。
规划的哈尔滨麦凯乐购物中心是采用国际一流的高档百货店经营模式与先进的Shopping Mall模式相融合的经营新模式,是集高档百货、大型超市、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设施。为确保设计成果的高水准和高质量,组织了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的国际设计竞赛,共有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5家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参加。邀请中国工程院钟训正院士为主任评委,包括德国包豪斯大学教授欧洲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迪特·哈森布鲁克先生、我国资深建筑评论家杨永生先生、中国建筑设计大师黄星元先生在内的15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评选出优秀设计方案,并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综合后的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对高层部分采取退让方式。麦凯乐购物中心采取了数量最少的两座高层建筑前后错落布置的方式,一方面尽量退让和远离索菲亚教堂广场,另一方面注意与北侧和西侧高层建筑群的对应关系,并对北侧景观较差的高层建筑进行必要遮挡,使之与周边环境在空间上及视线上取得了良好的呼应关系。
二是对裙房部分采取层次后退方式。根据城市设计要求,对沿尚志大街、石头道街和兆麟街的裙房建筑体量都做了逐步后退处理,体现层次感,沿街立面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与周围环境取得了协调,恢复了原有的城市街道邻里空间尺度,满足了保护街区风貌完整性要求。
三是建筑风格保持特色。既体现寒地城市现代都市大型商业建筑的特性,又汲取了地方建筑文化精髓和特色。裙房墙身界面采用从地方古典建筑中提取变异等手法,保持了与地方传统建筑近似的宜人尺度,延续了街道的界面,体现了与周围建筑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感;高层主体开窗和墙面划分等构图手法强调竖向比例特征。建筑色彩以哈尔滨独有的城市主色调——浅米黄色作为主基调,辅助色和点缀色为咖啡色与浅灰色。
四是麦凯乐和哈一百之间设置的连廊作为城市综合暖廊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即解决了北方寒冷气候条件下方便联系的可行性,又成为城市街道空间和整合后的商业广场上一道靓丽的景观。
目前,针对综合设计的实施方案正在按规划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问:大家都知道,李兆麟将军被害地纪念标识坐落在市中心广场,改造中是否保留?
答:在此次改造规划中,结合市中心广场新建设项目,在李兆麟将军被害地原址规划辟建一个纪念馆,专门收集并展示李兆麟将军的遗物和照片资料。纪念馆将与兆麟公园内的李兆麟将军墓一样,成为一个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红色旅游景点。
问:此次改造规划实施后,将给城市带来哪些新变化?
答:按照规划对这一地区进行分期改造后,将从根本上整合和优化利用空间资源,完善功能,提升道里中心区的的整体形象。规划实施后将为城市带来“六大变化”:
一是总体环境改善,公共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规划实施,该区域存在的危棚房及混杂在一起的锅炉房、仓库等将逐步拆除,商业黄金地段的土地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广场等公共空间资源得到优化和充分利用。
二是形成中央游憩商务区,经济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整合哈一百的经营模式,引进麦凯乐新型商业业态,扩建索菲亚教堂广场地下工程,开放兆麟公园等一系列工程,规划了一个集主题购物、文化娱乐、精品旅游、休闲健身、生态游园、时尚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中央游憩商务区,不仅盘活了国有企业资产、增加了就业,更增强了道里中心区的经济活力。
三是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城市特色更加突出。通过采取不同的规划措施,该区域保护建筑得以充分保护和利用,特别是索菲亚教堂广场改造工程不但突出了索菲亚教堂的重要地位,扩大了广场的规摸,尤其是保存了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宜人尺度,完善了4A级旅游景点的功能。
四是传统建筑风格得到弘扬,整体形象得到提升。通过对道里中心区三大类、十五个项目、十五个绿化广场、数百栋建筑的整体改造,道里中心区将形成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各具特色的,保护建筑、改造建筑和新建筑共存的,富有哈尔滨中西合璧特色的城市新景观。
五是形成步行“暖廊系统”,构建寒地城市特色公共空间。根据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将索菲亚教堂广场、哈一百、麦凯乐购物中心、西十二道街、中央大街在地下、地上通过暖廊进行有机和人性化的连接,建造地下与地上结合的、古典与现代风格结合的步行系统,创造特色独具的寒地公共活动空间。
六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城市载体功能。通过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实施,排除了原哈一百火灾等安全隐患,扩建了多处地上、地下停车场,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使哈尔滨在城市功能上、生活品质上和经济活力上都获得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