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8日电 目前,松北区东北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已签约19个项目,其中1个项目已竣工投产,5个项目开工在建。东北亚对青山木业园区,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商,投资者要达到相应标准,才能进入园区。
经济学中有一种效应叫“洼地效应”,是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环境质量更高,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松北区东北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如何形成了特有的竞争优势,因而显现出洼地效应呢?
销售平台向俄腹地延伸
据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副主任蒋丰介绍,2004年,松北区成立后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俄罗斯市场,以加强与在俄罗斯的华商华企的协作为基础,在俄罗斯从乌苏里斯克到索契等七个城市开辟市场。这些境外的服装、建材等市场,使东北亚合作区企业的产品进入俄罗斯,有了独特的优势。2005年10月和12月,松北区委、区政府领导先后赴俄罗斯,直接与在俄华商华企沟通,进一步增进与境外市场的联系。
总部在东北亚合作中心的万阳集团,2004年7月在乌苏里斯克建设的俄罗斯中俄建筑装饰材料大市场,开业第一个月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此后,在海参崴等三个城市的建材超市也相继开业。目前,该集团将在松北建设对俄物流中心。
东北亚合作中心的另一家企业,北佳体育用品公司,体育用品超市几乎遍布了俄罗斯的所有城市,经俄方批准,该公司经营的商品可冠以统一的商标,在俄罗斯用这一商标的体育用品,都是该公司经营的产品。
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以来,大批中俄企业看到工业走廊带来的机遇,纷纷抢滩“桥头堡”。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俄罗斯企业入驻松北区。中俄合资建设的东北亚国际商贸城已开始动工、东北亚国际医药药材大市场已经签约。
基础设施年内完工
境外市场有了,生产加工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设。日前,记者在位于松北区松浦镇的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起步区内看到,塔吊林立,各企业建设施工都在紧张进行。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快了建设进程。据东北亚合作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4月起,计划继续投资5亿元,年内将完成3.2平方公里内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七通一平标准,符合企业使用要求。
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起步区5.8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16亿元。对其中已完成征地拆迁的3.2平方公里范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亿元,修建道路和各种管线总长已达9.3公里。
2005年,园区完成600万立方米土方回填工程。目前,合作区“两纵一横”4.4公里市政道路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路宽66米,总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各种附属管线工程已规划完成。此外,完成了三环路穿越东北亚4.9公里市政道路基础建设工程和滨洲铁路跨线桥建设工程。
在合作区内,今年计划投资7500万元,完成3公里长内河整治建设工程,完善园区内排水系统。计划投资4500万元建4公里长、80米宽的景观水系河道。通过该河道,可保证松花江与园区内河紧密相连。计划建设的合作区日处理污水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计划投资3500万元,总占地2.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规划选址和设计等前期工作,将于近日开工建设。
今年,新建5条合作区市政道路工程及附属工程,计划投资3500万元,总长8公里,该工程年内将建设完毕。此外,起步区其余2.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7.3亿元,2007年底前全面建设完成。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企业迅速开工建设。5月,圣源生物、龙发科技、老鼎丰食品等10几家企业开工建设。东金沃尔农机装备项目2005年年末已开工生产,目前实现产值7000万元,预计本年实现产值1.5亿元。此外另有3家企业8月份竣工投产,本年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
共享对俄销售通道
据松北区有关人士介绍,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与哈尔滨内陆港、中俄边境城市贸易区实行联动作业,对俄贸易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省、市设在俄罗斯的各类办事处和企业及合作区经贸公司与区内企业提供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通道。合作区在配额许可证、外经贸权、涉外税收、利用外资、外贸贷款等方面,享受国家外贸部给予的优惠政策。
松北区内有滨洲铁路、滨北铁路、哈大公路、哈黑公路、哈同公路、哈呼公路、哈罗公路、哈依公路都与正在修建的三环对接,交通便利发达,但随着对俄贸易货运量的增加,急需打开物流瓶颈。万阳集团决定在松北投资打造的“哈尔滨松北对俄专业物流基地”,将完善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企业的配套运作,使哈尔滨及周边城市通过该物流基地顺畅对俄进出口贸易,建立起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省对俄物流专业网络。东北亚商贸城已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的建材市场,全部工程结束后,将形成一个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对俄商贸平台。在东北亚国际发展中心,一些在俄企业回到松北建总部,企业负责人多是俄罗斯各个城市华人商会主席,在俄罗斯已有企业和销售平台。相似的发展经历,让这些企业负责人在国内又联结到一起。
俄罗斯东方集团总裁王光,2005年把总部迁到松北,开展家具、建材的对俄出口贸易,为增强力量,拓宽出口渠道,王光又和四家企业联合,筹建对俄物流园区。“几家企业联结在一起,在通关方面优势突出,现在要出口一批货物,可以设计最合理的路线,可能是东宁和绥芬河,也可能走饶河、同江,也可以选择海运。”仅今年3月份,王光对俄家具出口贸易额达1900万元。
家具出口等对俄经贸的增势,使20多家企业要到东北亚对青山木业园区建厂,园区按照企业规模和对俄出口能力等方面要求,高标准进行选商。5月9日,哈市道里区群力的几家木业企业,又来到东北亚合作区咨询木业出口和木业园区的情况。境外市场的开辟,使企业自主“流”向松北,让松北区的招商工作更加主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