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循环经济为双鸭山带来全新发展动力
2006-06-10 22:10:2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场深刻、全新的经济变革,如今正在双鸭山市城乡进行着。

  这场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大革命”,使这个煤城一举突破了“以过量地消耗资源能源,来实现经济数量型增长”的瓶颈,开始走上了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两年的双鸭山,“循环经济” 也因此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双鸭山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构筑新的接续产业发展模式。

  与其它煤城一样,煤炭开采中废弃的大量煤矸石等废料以及巷道废水,不仅给双鸭山的企业发展带来累赘,而且还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面对困扰,双鸭山市转变思维,探寻新路,采取“循环利用”,一招解万愁。

  利用煤矸石和巷路水发电,利用煤矸石制砖、修路,利用粉煤灰制造水泥……煤矸石和巷道废水等“垃圾”产品从此成了为人类贡献电能、热能和建材的“能源”材料。

  于是,资源劣势,“循环间”就变为资源优势。

  双矿集团虹焱热电公司一年“消化”煤矸石20多万吨,矿井水百万吨。利用煤矸石和巷道水,每年发电量接近1.5亿度,年减少燃煤支出600多万元,年创产值5300余万元;发电余热供暖面积100万平方米,因市区内大批小型锅炉的拆除,年减少烟气排放近400吨,污染的大气得到有效净化。

  “一炉两用”粉煤灰综合利用新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后,发电的副产品粉煤灰也废物利用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一年“吃掉”10万吨粉煤灰,企业年增收节支1370多万元。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使这家企业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保效益的“三赢”。

  创造“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国际领先新技术的双鸭山东方墙体工业公司,不满足仅仅利用工业废渣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的现状,他们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以煤矸石和叶岩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新型建筑墙体装饰砖的新技术。这个“节能”、“节土”、“利废”的高科技环保项目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市场前景无量。据统计,这家公司利用煤矸石废弃物已累达153万吨,共节剩耕地900多亩,节约燃煤3.4万吨。

  无独有偶。新时代水泥有限公司采用粉煤灰、过火矸石代替粘土,一年吃废12万吨以上,不仅年降成本逾百万元,同时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环境。

  同样,双鸭山市利用煤矸石修筑农村公路,也取得了成功经验。近三年来,全市累计使用煤矸石8万多立方米,修建了13公里通乡、通村公路,节约资金20余万元。据市交通工程部门的质量检测,利用煤矸石筑路,其稳定性等与其它建筑材料所修公路不相上下。

  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形成后发优势,与双鸭山市不断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是分不开的。据悉,目前,全市经过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已达17家,可年实现综合利用产值2.7余亿元,销售收入2.4多亿元。如今,不仅煤矸石加工转化、热电联产等几大循环工业产业链框架已在双鸭山市基本形成,而且以建龙集团为代表的现代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也初露端倪。

  在双鸭山市投资建设矿业、焦化、钢铁三个大项目的建龙集团,遵循循环经济的特征,实现了环保与生产同步进行。建龙矿业生产铁精粉,可直接汽运到建龙钢铁作为高炉生产原料,与钢铁临近的建龙化工生产的焦炭用皮带传送到高炉进行炼铁,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经综合利用后,剩余部分用来发电,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产业循环链条。

  不久的将来, “冶金循环生态工业园” 、“大豆循环生态工业园”和“褐煤电化循环生态工业园”等等,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循环工业产业链的最终形成,将为双鸭山展现出一幅循环经济的美好蓝景。

  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重点改造电网和供水管网;治理取缔小轧钢、小炼焦、小造纸、小水泥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在建和新建项目实现清洁生产;特别是总投资7700万元(已完成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建起一个远离市区,可日处理垃圾847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后,更是体现了双鸭山市的绿色环保意识。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革,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双鸭山市方兴未艾。

  循环经济所显现出的蓬勃生机,必将给双鸭山带来一股不可阻挡的全新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