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新、奇、特”带来好效益 双鸭山种田讲特色、轻松把钱挣
2006-06-11 16:22:0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1日电 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绿色小米、日本甜香瓜、英国伊丽沙白、中华地雷西瓜以及奇特蔬菜、瓜果、中草药等“稀罕少有”的经济作物,如今在双鸭山大地随处可见。昔日种田讲科技,而今还要讲特色,这个市的农户从“新、奇、特”中,轻松把钱挣。

  友谊县农户王淑华原来每年都种大豆15-0多亩,选种,播种,中耕除草,收获,一年四季不闲着,到秋后,一算帐还是所剩无几。种传统大田不行,那就改种经济作物,于是她选择了中草药水飞蓟的种植,一种便是3年,结果每年平均效益都达1.5万元以上。

  万寿菊是一种芬芳美丽的花儿,更是一种效益可观的经济作物。宝清县夹信子镇徐马村去年有60%的农户整天闻着“花香”转。4000多亩万寿菊,收入200多万元,这对于以地为生的农民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用农民的话说:“采花”就等于“采钱”,2005年,友谊农场农户高金祥大胆引进了“艾碧斯南瓜”,并且聘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植。一年下来,亩效益远远超过普通南瓜,15亩地增收2500元。

  友谊第九管理区农户王金生听说齐齐哈尔市周边种绿色小米出了名。今年播种前,他自费外出学习种植新品谷子的技术,回来时带回了7.5亩地的谷种,准备在友谊搞试种。

  种植绿色西香瓜,去年友谊的瓜农增收800多万元。西瓜和香瓜亩效益分别达到1000元和1500元左右,远远超过大田作物效益,今年,他们发展西香瓜面积2万亩,形成了规模种植。

  为种好新品种作物,增强闯市场能力,目前双鸭山市种植“日本甜”、“英国伊丽沙白”、“中华地雷”等奇特西瓜和香瓜的农户,已经组成了联合互助体。种植时节,他们互相传授技术与经验。收获季节,他们打品牌,共同占领市场。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