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4日电 13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冷饮批发市场了解到,在糖价一路上涨的压力下,今夏虽有十余种冰激凌价格上浮,但是大部分中低档冰激凌的零售价并未上调,不过,相比往年,今年中低档冰激凌明显“缺斤少两”。
减量实现变相涨价
“你没发现今年的冰激凌都变小了吗?”一位冷饮批发店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冰激凌产品“个头”一个比一个小,重量普遍在60克至80克之间。“去年的冰激凌分量要比今年的大,一般都在80克到100克左右。”该负责人说,“一款旧包装250克装冰激凌,一盒3.5元,而新包装的才200克,标价仍为3.5元,表面上看没有提价,其实价格已经上涨了。”如此一来,众厂家以减少分量的方式悄悄地达到了涨价的目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其实是变相涨价的做法,由于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规定,因此,厂家在制作冷饮制品时一般较随意,什么样的规格都有。而且,以调整分量的方式来调节各自产品的价格成了不少厂家通行的做法。
新品瞄准中端市场
去年在哈市火爆一个夏天的“一元冷饮”如今已经不多见了。金布点、小布丁、干脆一元蛋筒等品牌均曾主打0.5元-1.5元之间的低端产品,但今年各商家一改往年策略,纷纷瞄准了1.5元-3元的中档市场。
据了解,和路雪今夏推出的四款经典口味系列冰激凌,定价均在2元左右。雀巢、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冷饮厂商也纷纷投向中端市场,如雀巢今年推出的新品价格在1.5元到5元不等。光明厂家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将旗下冰激凌产品的价格从原来的1元左右提高为1.5元至3.5元,主攻中高端市场。
一家外资冰激凌企业负责人称,由于生产成本上涨,今年国内多家厂商都会将主要精力放在2元左右的中端市场,而且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将最为激烈。业内人士认为,近来奶粉、水、电、油等成本都大幅上涨,特别是糖价涨幅较大,使冷饮生产厂商无力再通过“一元冷饮”来比拼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