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4日电 记者近日从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旨在建立全社会的诚信环境、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黑龙江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目前已进入实质性制定阶段,有望年底出台。该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为我省诚信体系乃至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据介绍,今年,我省将以商业信用和企业信用为重点,加紧对立法条件和时机基本成熟的立法项目调查和起草审查,力争出台2~3部涉及信用法制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全省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累计审结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权属争议和侵权纠纷案件36224件,农村土地承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农案件8424件,买卖合同、房地产开发、金融借款、建筑承包和企业改制等各类合同纠纷案件71923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网站、公示板、新闻媒体等形式公布了政务公开信息,将办理行政许可的程序、法律依据、办结时限及具体责任人向社会公示。相继开展了规范法律服务市场诚信秩序和公证员岗位培训、律师队伍整顿建设等活动。今年他们将建立司法行政系统诚信信息平台,提供基本信用信息,建立守法诚信等方面的信用档案,对失信现象进行披露。
哈尔滨海关根据进出口企业在海关的遵纪守法情况,将企业管理类别分为A、B、C、D四类,对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
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参与了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方案》的修订,对省工商局拟评定“守合同重信用”的523户企业进行了查询,对在银行贷款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及时向有关部进行反馈。今年7月份,该行将在原先建立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升级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数据项由原来的300多项扩大到800多项,除包括商业银行目前所办理的与借款人相关的各项信贷业务信息外,还增加了借款人相关的非银行信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