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各大商家打出“孝顺牌”父亲节:消费者并不买账
2006-06-19 06:24: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何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9日电 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可以说哈尔滨市各大商家盆满钵溢,都获得了实惠的收入。18日,市民又迎来了父亲节。接照惯例,对于一向喜欢借节日造势的商场来说,自然也不愿错过这次商机,但与一个月前的母亲节相比,父亲节就显得冷清多了,虽然各大商家、酒店提前打出“孝顺牌”,但真正肯掏腰包的消费者还是很少,一些商家表示,父亲节消费者以看得多买得少为主。

  记者在哈尔滨市的各大商场里看到,对于父亲节来说,商家也提早对一些男士商品相应地做了一些打折活动,并打出“关爱父亲”、“呵护父亲”等标语。记者在道里区某大型商厦了解到,部分男装、皮具、男士护肤用品、保健品、饰品虽然折扣在8折至7.5折之间,但销售情况并不好,一位男装销售人员表示:这个节日是挺好,不过来询问男装和试装的人比较多,但来消费的市民还是比较少。

  同样,记者从河沟街鲜花批发大市场了解到,与母亲节鲜花销售相比,父亲节的鲜花销售非常逊色。鲜花销售商李女士说:“最近婚礼用花比较多,我们提前对父亲节送‘父亲花’黄色康乃馨进行了宣传,本想父亲节鲜花销售能更好一些,但好象大部分人都知道母亲节,而很少有人知道父亲节,销售不像预想中的那样好。”

  随即,记者对近20位市民进行了调查,仅有4人能准确说出今天是父亲节,而大多数市民则表示听说过这个节日,但从来没有为父亲庆祝过。在记者调查的5位父亲中没有一位父亲知道自己还有节日。

  对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郑薇表示,人们之所以冷静地对待父亲节,这跟孩子对父亲和母亲爱的表达方式不同有关。由于男女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差异,导致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也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慈母、严父。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反之孩子也一样,在父母面前的展示和表达也完全不一样。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母亲面前撒娇、却很少有孩子愿意甚至是不敢在父亲面前展示自己的真实情绪。这是日常生活留给孩子们的固定模式。母亲节,孩子们可以轻易地以一束花、一件衣服来讨好母亲,这是女性以及母性的特质使然。而面对父亲,孩子们则不会轻易用物质的东西去打动父亲,也不希望用这种物质的东西去表达对父亲的爱,往往更希望能用学习上的进步或工作方面的成就来向父亲表达自己。父亲节遭受冷落,同样也是父亲和子女反省自己的机会,作为父亲,应该与子女多一些沟通,对子女来说,则应该给劳碌的父亲多一份关注。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