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9日电 第17届哈洽会不断爆出新闻:15日,俄罗斯商务日首日签约总额达24.8亿美元;16日,中国农垦签约合同、协议总额129.1亿元;17日,对外及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共有88项投资项目签约,其中对外经济合作项目18项,总投资额8.6亿美元,全部为超千万美元的项目;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70项,总投资额304.5亿元人民币……大数目签约让人喜上眉梢。哈洽会上何以有如此多的大笔签约?
“哈大齐”项目受追捧
步入老工业基地馆,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整体推介最为抢眼,其中有一句推介语“活力肇始,魅力东升”,精巧地概括了“哈大齐”项目在本届展会受追捧的实际。
哈洽会前,因对“哈大齐”先有耳闻,参加华商高峰会的部分华商在会议开幕前,先期到大庆考察,并与当地企业对接;哈洽会上,听着介绍,拿着宣传资料,为其诱人的商机所吸引,不少客商干脆亲身前往“哈大齐”考察。
在17日的对外及国内经济技术合作签约中,“哈大齐”无疑是最大赢家,外资进入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有8项,引资额2.454亿美元,占总引资额的28%以上;内资进入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有19项,引资额153.4亿元,占总引资额的50%以上。
中俄合作无缝对接
作为培育多年的对俄合作第一大展会,本届哈洽会真正让人见识了中俄合作高涨的热情。俄罗斯商务日18场推介会,场场爆满;西伯利亚联邦区本来没有整体推介活动,因俄方企业的强烈要求,17日临时决定,第二天开推介会。仅一天通知准备时间,18日,中方企业闻讯前来,150个座位的会议室,不少人只能站着听会……
以务实作风著称的俄罗斯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伊斯哈科夫,在回答记者关于中俄经贸进展时说,我们目前已经不是探讨大项目合作可能与合作潜力的阶段,而是到了大项目实施的阶段了。
南方大企业也抛下了对俄合作犹疑态度, 开始接下俄方的橄榄枝。将俄方视为产品出口的市场,也作为资本外溢的一个新流向。仅哈洽会前两日,各交易团与俄罗斯签订各类合同总额达36亿美元,占前两日大会总签约额的79.5%,签订的总额8.6亿美元的15个境外投资项目,全部是与俄罗斯签订的。
南方企业“借船出海”
100多家世界500强,50多个国外省州级经贸代表团,高层次的参会客商使得哈洽商机无限,也使得经济发达地区欲借助哈洽平台,将剩余产品转移国外、剩余资本寻求着点,欠发达地区借哈洽招商引资。
哈洽首日,外省交易团即成交踊跃,在12个有进出口签约的交易团组中,外省交易团有7个,累计签约进出口额544万美元,全部为出口。
同样是这一日,黑浙俄资源能源签订合作项目8个,合同总额56.9亿元;上海大华集团、浙商投资集团、上海强生集团三方与哈尔滨市道外区政府签署框架性协议,计划以70亿元投资参与哈尔滨市道外“三马”(南马路、中马路、北马路)地区整体改造;首次以政府名义参加哈洽会的贵州省借哈洽招商,与美国、香港、台湾、大连以及上海等地的客商,共签约28项,协议资金总额达61.05亿元人民币,其中,煤化工项目和资源型深加工签约项目占全部签约项目资金的50%以上。
提前对接务实高效
俄罗斯商务日,首日就出现大笔签约,不少外地人因而怀疑其真实性。事实上,这是缘于省商务厅、省招商局、省外专局等各部门多次衔接,提前对接,培育成熟项目的结果。
哈洽尽显务实之风,压缩领导致辞时间,少了客套的推介,各商务日开始就推介项目,全天都是企业洽谈时间;大会组委会从单一招展到侧重招商,侧重吸引国际采购商;项目预对接,在专业会议上细分客户。韩国商务日,省商务厅将韩国采购商名单提前发放给相关企业,让有合作意向的同类企业直接对接;将哈洽会签约的履约率纳入领导考核,各地市同样注重会前的准备。
务实哈洽,高效哈洽……让一笔笔大额签约,在哈洽会上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