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6月18日电 18日,"中俄边境地区运输合作研讨会"在哈尔滨开幕。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俄交通合作正红红火火地进行着。
1992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汽车运输协定》,为开展两国间国际道路运输提供了法律保障。十多年来,两国间的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势头很好。
冯正霖介绍,目前,我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与俄罗斯远东赤塔州、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开展了国际道路运输,绥芬河、东宁、黑河、满洲里、珲春等10多个口岸开通了长期性的国际道路运输,有客货运输线路近70条,占我国与周边国家开通的客货运输线路总数的1/3。
他指出,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中俄两国经济稳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到2005年,中俄经贸合作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去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年均增长超过30%。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
冯正霖指出,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国交通运输的密切往来,交通运输在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日显突出。
在公路运输方面,据中方统计,2005年中俄间出入境汽车达到34万辆次,完成货物运输169万吨,旅客运输283万人次,均比2004年有了较大提高,比2003年成倍增长。
同时,中俄水路运输也日趋繁忙。中俄界河通航河流由"两江两河一湖"组成,两江是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河是额尔古纳河、松阿察河,一湖指兴凯湖。它将我国黑龙江水系7200多公里航道、18个水运开放口岸与俄罗斯阿穆尔河水系6000多公里航道、15个水运开放口岸联在了一起,已成为两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
冯正霖指出,虽然双方在公路、水运交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双方进一步共同努力,提高合作水平。中国提出举办"中俄边境地区运输合作研讨会"的建议,得到了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在中方提出该建议不久,俄罗斯联邦运输部米沙林部长就复函表示支持,并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共有80多名来自俄罗斯交通行业的代表出席此次研讨会议。
冯正霖表示,交通部作为我国公路、水路交通政府主管部门,对发展与俄罗斯在运输领域的合作一贯高度重视。在这次研讨会上,中俄双方将为促进中俄两国在公路、水路交通领域的合作,提出的积极意见。这次研讨会的内容,涵盖中俄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界河水上航运安全,物流及边贸通道建设等关键议题。双方专家们将本着互利合作的精神,献计献策,共同促进两国公路水路交通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