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6月19日电 6月18日,盛装的阿城再一次迎来自己盛大的节日———第四届金源文化节。
“灿烂金源、魅力阿城”,本届文化节的这一主题,让历史与现实相映生辉、魅力毕现。
“金用武得国,无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史书的“文”,就是以金源故地为核心,以女真精神为根脉,以辽宋和中原文明为营养而形成的“金源文化”,它在金代社会进程中应运而生。
太祖灭辽建金,常以“吊伐之义”“欲中外一统”为己任。太宗把对宋战争看成“正统天下”。熙宗立宗庙、建山陵,示“敬天法祖”。海陵王追求“天下一家”。金上京时期的四位大金皇帝,从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吸取华夏文明的精髓,制定完善了金初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基本国策,形成了照耀古今的金源文化。
尽管海陵王迁都,让金源文化的“有形资产”付之一炬,但金源文化的“无形资产”———女真民族精神和进取意识,却成为历史瑰宝,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的志向,因此成为阿城人民永续不绝的精神财富。
阿城曾是金代的开国都城,又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为弘扬金源文化,阿城于2000年6月18日创办首届“金源文化节”,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金源文化节,既是金源历史的展示和宣传,又是当代阿城的展览和推介。金源文化节,让女真歌舞、满族运动会及民族艺术创作等传统文化,获得普及与创新。金源文化节,完成完颜后裔认祖归宗的宿愿,闽台粘氏家族祭祖活动,成为文化节的保留项目。金源文化节,让海内外更加了解了阿城,进一步推动了阿城的经济发展。
从“寻女真神韵、展阿城风采”、“灿烂金源、人文阿城”,到“灿烂金源、魅力阿城”,文化节主题层层递进,社会办节日日益风行。“龙江龙”酒业夺得第二届金源文化节冠名权,“龙江龙”正是阿城这一全省第一县,腾飞在龙江大地上的真实写照。“绿波之夏”,是第三届金源文化节的冠名,大连绿波集团从渤海之滨落户阿城,金源大地已成为这家企业的根之所系。上京凡奇,是本届金源文化节的冠名,真正将金源文化融入企业的经营,体现了“凡奇实业”投身金源文化的决心。
近两届金源文化节,冠名中增加了“中国”两字,从而使文化节不仅仅属于阿城。第三届金源文化节,适逢北京建都850周年,而促使北京成为全国都城的关键人物正是金国第四帝海陵王。阿城抓住这一机遇,将金源文化节与北京庆祝建都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国掀起了阿城热。
本届金源文化节,再逢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杭州与北京一样,与阿城有着不解之缘,当年金兀术从阿城金上京出发攻击南宋,迫使宋高宗建都杭州(史称临安)。休闲是旅游的内涵,打造北方旅游名城,则是阿城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入驻休博会的全国唯一的县级市,阿城在世界面前一展风采,体现了阿城人走向世界的博大胸襟和永不停步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