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9日电(记者 印蕾)哈洽会上,中外客商们欢聚一堂,洽谈签约硕果累累,文体活动,魅力四射。
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本届哈洽会名称首次增加“国际”两字,据统计,本届哈洽会参会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5个,客商11947人,均比上届有所增加。其中俄罗斯客商7635人,美国、欧盟、东欧、大洋洲、非洲、东南亚、东北亚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客商人数大幅度增加。国外副省、州级经贸代表团比上届增加了20%。
按国际惯例组展布展,邀请展览业专家对展场进行规划论证,实行装饰公司招投标制。专业化布展趋于成熟,展示手段新颖现代,整体风格统一协调,布展方式科学简洁。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对参会客商实行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特别是提高对知识产权和商标专利的法律保护,设立休闲洽谈区,为参会客商营造了安全、高效、方便、舒适的洽谈和交易环境。
参展参会国别增加,境外参会来宾层次提高,布展更趋于国际化,会展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区域性展会到国际博览盛会,哈洽会实现历史性跨越。
洽谈签约内外两旺
参会参展客商为历届最多,洽谈成果、签约数量、合同质量同样创历届之最,作为促进贸易合作、扩大中外投资、增进信息交流的平台,哈洽会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浙江省共签订各类合同54个,总金额达到124亿元;上海交易团签约额达188亿元;中国农垦交易团签约129.1亿元,首次组团参会的贵州省签约61亿元……外省市签约总额达373亿元。在本届哈洽会上,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商投资和国内贸易签约额都比上届有了大幅度增长,我省和兄弟省市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俄罗斯、日本、韩国、波兰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在本届哈洽会上举办各类商务日、商务周和各种形式的推介会、对接会,寻找合作伙伴;2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商经贸组织也纷纷在哈洽会上寻找投资对象。本届哈洽会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间开展贸易合作的纽带、平台、桥梁。
洽谈对接“既开花又结果”
俄罗斯商务日,首日就签订大笔合约,有人质疑其真实性。事实上,这是省商务厅、省招商局、省外专局等各部门提前对接,多次衔接,培育成熟项目的结果。
韩国商务日,省商务厅将韩国采购商名单提前发放给相关企业,让有合作意向的同类企业直接对接;将哈洽会签约的履约率纳入领导考核,各地市同样注重会前的准备;会前精心准备,提前对接。会上务实,简洁高效。压缩领导致辞时间,减少客套的推介,各商务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接推介项目,全天都是企业洽谈时间;大会组委会从单一招展到侧重招商,侧重吸引国际采购商;项目预对接,在专业会议上细分客户。
本届哈洽会,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100项,总投资额20亿美元;签订国内投资合同金额818.7亿元。大会新闻发言人底气十足地向中外媒体记者通报,本届哈洽会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全部是合同,不含任何意向和协议,不含黑龙江省内各市地间签订的合同,所有的项目都可以在近期实施。
据大会统计,在本届哈洽会签订的全部合同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利用外资项目有41个;内资超亿元的项目82个,占总引资额的88%;1000万美元以上的进出口合同有52个,1000万元以上的国内贸易合同108个。在利用外资项目中,除进入我省老工业基地、对俄经贸战略升级、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等领域外,哈大齐工业走廊成为投资热点,外资项目有26项,引资额5.4亿美元;内资有96项,引资额达202.3亿元。俄罗斯对我省投资创历史新高,共有投资项目9个,投资总额4.1亿美元。
“文”“商”共舞齐争艳
俄罗斯商务日、韩国商务日、香港商务日;2006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论坛、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2006世界华商经贸会议暨第三届华商高峰会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推介会……各项商务活动精心组织,精心筹备;省内各市、地,外省市以及外国经贸代表团举办的近百项论坛、商务推介活动紧紧围绕经贸合作展开,并向科技文化合作、人才交流等领域拓展。各类商务活动累计签约78项,成交总额47.9亿美元。
国际女篮邀请赛、花样滑冰表演、经典芭蕾、大型文艺演出……,哈洽会期间体育文化活动同样丰富多彩,中外客商交口称赞。
文化活动与商贸活动互相促进,哈洽会大踏步向国际性综合型展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