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1日电 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近年来,个体运输业在哈尔滨市运输行业中日渐兴旺,从业人员和车辆迅速增加,与国有、集体运输业“三分天下”,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哈尔滨市货运市场目前存在一种怪现象:有2000多台在哈市正常营运的个体货运车辆却挂着黑R、吉J、蒙E等外地牌照,手续也是外地的,车主却是哈尔滨人。本地人为什么要开外地车?
现状:为逃税个体货运车办外地牌
记者从市工商局站前分局货运市场管理所了解到,哈市现有货运车辆43000台,其中个体经营的13000台,主要分布在道里、南岗、香坊、动力等城区自然形成的货运市场内。据调查,这些个体运输车辆分5类:正规经营的个体车辆;私车挂公,即个体购置的运输车辆通过各种途径挂靠在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国有、集体企业卖给个人的车辆;大运输公司将车辆承包给个人经营的;挂黑R、吉J、蒙E等外地牌照的本地车辆。后4种类型的车辆约占哈尔滨市个体货运车辆总数的1/3,即4000台左右,其中有2000多台属于本地车挂外地牌照,这样的车辆可少交养路费、道路运输费、工商管理费、车船使用税等税费,因此这些个体货运车辆偷税漏税最为严重,相关的税费甚至全部流失。据统计,哈尔滨市个体货运市场年营业额至少在6.4亿元以上,但每年上缴的工商管理费却仅500万元左右。
问题:税费流失扰乱货运市场秩序
本地人开外地车,主要是一些中介公司钻政策空子造成的。哈尔滨市一些中介公司专门办理黑R、吉J、蒙E牌照及外地手续,记者昨天以办理个体货运车手续为名,来到南岗区一家中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办一台车辆过户到挂上外地牌照,收费300元至500元不等,外地牌照车辆不用在哈市办理工商手续及交纳管理费,遇检查就说公司统一交费即可。有了这样畅通无阻的逃费渠道,一些个体车主纷纷办理外地手续和牌照。个体货车有的交费有的逃费,严重干扰了哈尔滨市货运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
出路:制订甄别真假外地车相关措施
今年年初,哈尔滨市工商部门成立了临时稽查小组,对挂外地牌照的本地个体货车进行了清理整顿,却同时遭遇棘手问题:个体货运车辆是否无照经营、是否缴纳了各种费用,只有在运营时才能确定,而确定这种事实,还需要依据“雇车—载货—交付—付款”环节。工商稽查人员目前无上路流动巡查的权力,只能到停车场或货车集中停靠地进行检查。而有的个体车主称“不是营运,是来玩的”,还有的经营者一看到工商人员,锁上车门就跑。单靠某部门的稽查力量对付假外地车还显薄弱。
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哈尔滨市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应对货运市场进行联合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集中整治、复查的“四位一体”监管模式,并对办理黑R、吉J、蒙E车牌照的中介公司从源头上进行集中整治。还应制订甄别国有、集体和个体车辆的措施,让个体货运车辆经营者提供5种证据,即: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机构代码证;购车发票及相关入账账目;汽车固定资产账目及折旧账记录;雇用司机工资的财务凭证;交保险金、修理汽车的财务报销原始凭证。这样可为界定本地车还是外地车提供有力依据。还应建立相关各部门的信息联接口,实现对个体运输户的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并在线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