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撤队建区修路盖房 现代农业助推农垦城镇化进程
2006-06-26 16:28: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国春 谢振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6月26日电 初夏时节,记者在黑龙江垦区大西江农场看到了一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这里78%的人口都住上了小康楼。大西江农场拥有耕地28.2万亩,近两年,他们引进了6套世界上最先进的大马力精准农业机械,每套辐射作业面积达5万亩,从而加速了农场撤队建区、建设小城镇的步伐。这是黑龙江垦区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带来的新变化。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从2002年开始,他们先后从国外引进了410台套智能化大型农业机械,重点装备了107个现代农机示范区,使农机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质的飞跃,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2%,农业劳均产粮34吨,高于15个发达国家劳均产粮水平。

  农业机械化促使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推进了垦区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垦区以"撤队建区"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原有2241个生产队建制全部撤消,集中设立了108个社区管理机构和661个管理区,累计压缩管理人员1.27万人,减少费用开支4.6亿元。大批被分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发展畜牧业和二、三产业,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住宅建设为重点,黑龙江垦区大规模拆旧建新,近两年新建住宅总量达到14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20.9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提高到98%,一大批职工群众告别泥草房,住进了新型住宅小区和别墅区。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道路硬化率达到40%以上,65%的农场出口路实现与主干路硬化连接,自来水入户率达86.6%,人均绿地面积14.1平方米,140座初具现代化水平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垦区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3%。有8个小城镇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镇,建三江局直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宝泉岭局直被列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普阳农场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镇建设示范点。

  今年,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黑龙江垦区拿出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集中力量改善基层的居民生活条件和质量,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和基层"康居"工程。今年,垦区道路交通计划投资12.39亿元,完成公路建设总里程1835.1公里,居全省第一。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农场和管理区全部实现通畅目标。计划新建住宅137.8万平方米。已列入省和总局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的农场场部今年全部消灭泥草房。另外,垦区还安排390万元补助资金,在130个试点管理区各建1所安全卫生公共厕所,解决基层群众如厕难问题。并安排62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试点管理区沼气工程及秸杆气化工程建设,使600户居民用上沼气燃气、400户居民用上清洁能源炊用和取暖。

  目前,通过"撤队并点",黑龙江垦区已经整理复垦耕地4857公顷。据悉,这个垦区今年将完成100个生产队居民撤出和土地复垦工作。"十一五"期间,垦区将撤并复垦居民点500个,建设5个人口在10万人左右的中心城镇,50个人口在1万人左右的重点城镇,500个人口在1000人左右的管理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0%以上。新建住宅面积75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