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6月26日电 记者从黑龙江省粮食局了解到,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这个省国有粮食企业存在的"老人、老账、老粮"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粮食企业得以轻装上阵,与多种经济成分的粮食市场主体开展公平竞争。
按照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部署,黑龙江省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长期困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目前,全省国有粮食企业18万名富余职工已实施了社保并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粮"库存已降至188亿斤,同时全面审计清理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财务挂账。
据黑龙江省粮食部门的人士介绍,"三老"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其中"老人"是指企业富余人员,"老账"是指政策性挂账,"老粮"是指早年执行保护价收购政策时购进的粮食,后因粮食市场价格变化等原因积压下来形成库存。国有粮食企业背着这些沉重的包袱,很难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
目前,伴随着"三老"问题的基本解决,黑龙江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布局也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拟保留的268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全部落实到位。由于全面顺利地实施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黑龙江省内多种经济成分的粮食市场主体发育较快,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农民售粮的渠道不断拓宽。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