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8日电 从今年三季度到明年二季度,黑龙江省的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和市、县、乡三级人大、政府,市、县两级政协都将相继换届。这次换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行的,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这次换届,直接关系到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省委对此高度重视,最近专门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次换届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依据党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和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按照中央关于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完善制度为重点,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为顺利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构建和谐龙江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在整个换届工作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选拔使用干部,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工作环境;要坚持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关,选好配强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换届工作健康有序、顺利进行;要坚持围绕中心,着眼全局,统筹协调,通过换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这次换届,是根据《党章》、《宪法》、《组织法》和有关规定进行的一次正常换届,同时要看到,与以往相比,又具有许多改革创新的特点。
一是改革力度大。这次换届,中央要求在推进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改革,涉及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大变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积极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
二是省市县乡四级集中换届。换届工作自下而上、上下联动进行,时间相对集中,干部新老交替的力度比较大,需要对换届时间、工作方案、人事安排统筹考虑,还需要考虑与人大、政府、政协换届的衔接。
三是将运用新的办法进行换届考察。要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严把选人用人关。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依据。
四是要进一步扩大民主。按照中央的要求,这次换届将把扩大民主贯穿全过程,在提名、考察、选举等环节都提出了进—步扩大民主的新举措。
通过这次换届,选好干部、配强市县乡领导班子。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选拔使用干部、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委主要领导。要把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作为重要依据,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取得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要积极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优化班子结构,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要重点选好配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努为改善领导班子的专业知识结构,做好妇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配备工作。三要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大胆提拔使用,及时放到重要岗位上。四要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坚持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突出综合考核评价,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考察干部。五要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发扬民主。要扩大提名、考察和选举环节的民主,在换届中健康有序地推进民主。
这次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改革力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政治性、政策性强,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各级党委要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人大、政府、政协党组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委在换届工作中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严肃换届人事工作纪律,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坚决查处违反换届人事纪律的案件,确保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搞好换届与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关系,以换届促进发展,促进各项工作,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在整个换届过程中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切实通过这次换届换出干劲、换出团结、换出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