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电 26日傍晚,哈尔滨市民贾先生与一青年男子经过讨价还价,以500元价格买了一部市值3000余元的手机。可是,后来经鉴定,贾先生所买的高档手机居然是手机模型。因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贾先生后悔不迭。
夏季是各种诈骗侵财案件高发时期。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层出不穷,诈骗方式花样百出,致使不少群众上当受骗。日前,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人士向群众“支招儿”,将骗子的各种诈骗手段公布于民,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谨防受骗上当。
骗术一以利相诱常见的案例包括:看见落地财物要求分,喝易拉罐饮料中“大奖”,利用一些人对外币缺乏常识低价兑换外币骗钱,用假冒“贵重”药骗人们高价购买等。以上几种骗术,手段简单直露。另有一些骗术,虽然手段更为复杂,花样也更多,但还是利用了一些人贪便宜的心理,值得警惕。
骗术二危言耸听骗子利用一些人怕事或者迷信的心理,称你有病或是有灾,需要花钱化解,从而骗取钱财。“老中医”治病是此类骗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几个骗子合伙诱骗急于治病的人去找“老中医”,然后出钱治病消灾。亲友在外“患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行骗手法。此类骗子诱骗出行者说出家中电话,然后偷偷给出行者家打电话,以出行者的朋友自称,说其在旅途中患病或受伤,生命垂危,让其家人汇款至他给的账号以便救急。
骗术三骗取同情骗子编造一些“不幸的遭遇”,骗得好心人的同情以获取钱财。如街上常见的寻亲被骗无钱回家、假扮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寻求救助等。同类的还有出车祸急需现金,“出差被偷”、“出门被骗”、亲友“病重”无钱医治等。这种骗子一般举止文明、彬彬有礼,更具有迷惑性。
骗术四“熟人”作案此类“熟人”并非真正的熟人,而是见面时间不长便显得与你很熟悉的那种人。他们多表现得非常热情,获取信任后作案逃逸。一些骗子“请”吃饭,吃饭时却借机逃脱,还会从饭店带走比较贵重的财物,将付账的任务留给你。代亲友“接人”作案地点多在车站、港口,骗子看准那些出站后东张西望的旅客,以接站为名骗取信任,并乘旅客无防备时,提着行李趁机溜走。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人士称,虽然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但“莫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等警语,仍是最有效的防骗“格言”。只要大家增强防骗意识,坚决不贪意外之财,再“精明”的骗子也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