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日电 2003年8月,哈尔滨火车站金贸商城地下流出了源头不明的清水,每天的排水量达到80吨。如今,3年过去了,这里仍然是天天排水,排水量已升至每天250多吨。据商城估计,迄今为止,排水总量已近30万吨。
“无名水”流了三年
2003年8月末,哈站金贸商城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地下二层台球室里出现积水,并且地沟内也开始往外大量渗水,每天的排水量大约在80吨。当时,由于担心地沟上面的地下迪吧地面开裂、地基受损,商城维修人员就在泵房墙壁上凿了个洞,把地沟内的水引到商城地势的最低处——地下消防泵房,而后再用抽水泵把水强制性排到下水管线中。事后,为了查找渗水点,商城找到了哈市供排水集团、南岗自来水分公司和哈铁房产处等部门,但他们都否定了是自来水管线爆裂造成的。虽然此事惊动了哈市节水办、人防办和供水、房产等部门,这些部门也曾召开过会议,力求查清跑水的源头,但一直也没有查清水源。
“无名水”因查不到原因,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当时,此事曾被省、市级多家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有关部门称该问题会早日解决。如今,3年过去了,金贸商城地下的“无名水”仍在每日流淌着,并且越流越多。
6月30日,在正对着哈站售票处的金贸商城地下入口处,记者看到一条蜿蜒近200米的排水管一直伸到商城地下。在地下排水口处,一股清水正从碗口粗的管子里喷涌而出。记者在商城的消防水泵房内看到,清水是从泵房侧壁墙面上的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圆洞流出来的,挨着墙角的消防地沟已经淌满,一台水泵24小时工作着。由于泵房潮湿,墙面不仅锈迹斑斑,还有多处开裂,而且引水洞一侧的墙壁也出现了渗漏。
如今日渗水250吨
据商城副经理吴国治介绍,流出的水清澈透明,用手一试,温度不高,不像是供热管线跑的水。3年前每天的排水量是80吨,现已达到每天250多吨。商场每年要掏出10多万元钱来支付排水费用,他们觉得这钱花的很冤枉,无端给商城增加了一笔巨额开销。再说,哈市本身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果水继续长期流淌下去,会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对国家而言,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另外,他们还担心站前广场和主楼地基天天被水浸泡,会影响到地面建筑。
针对花在排水上的费用,吴国治算了一笔账:3年间,商城一共用坏抽水泵20多台,按每台2000元计算,费用为4万元;抽水泵的电费按平均每天140元计算,共花掉了16万元;而全天24小时守在泵房和积水沟两头的6名维修人员的人工费用达到了近20万元。如此计算,商城花在排水上的费用高达40万元。
水中含氯疑似自来水
究竟这种水属于哪种水质?吴国治拿出了一份2005年8月23日由黑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记者在这份盖有公章的检验报告上看到,金贸城送检的水中的水游离余氯含量为0.05mg/L。吴国治告诉记者,为证明“不明水”的水质到底是地下水还是自来水,他们在地下消防泵房的流水口处用玻璃瓶接了一瓶水,之后拿着水样到黑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检验。在水样检测的31个项目中,除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铁、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标准规定值外,其余各项均符合规范要求。其中,水游离余氯含量为0.05mg/L。当时,检测人员称,直接从地下流出的水不含氯的成份,只有自来水的成份中才含有氯。生活中,人们饮用的是管网中的自来水,通过了净化、过滤、消毒等处理,水游离余氯标准含量是0.05mg/L,从地沟中送检的水样水质的游离余氯含量为0.05mg/L,应该符合自来水的水质状态。
最后,吴国治指着检验报告不解的对记者说:“商城地下连续冒了3年的水,排水量已近30万吨,期间我们多次找到有关部门。可是,这些部门都说不是自己的责任,直到现在也没人来管。现在找不到水源的出处,也就无法解决问题。如果水继续流下去,商城迟早会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