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4日电 松花江哈尔滨段今年为中水年份,发生全流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但局地性强降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加上哈市堤防、病险水库等存在安全隐患,哈市今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这是记者从3日召开的哈尔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上了解到的。
今年松花江流域雨量多
据介绍,进入6月以来,二松流域面雨量为84毫米,比历年同期多52%;嫩江流域面雨量为69.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65.5%。今年6月各流域面雨量明显多于历年同期,相似于1961年、1974年、1983年、1993年。这四个年份中有两年,即1983年和1993年,松花江干流最高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目前,松花江各支流江河水位多呈上涨趋势,预计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近期还将持续上涨。
6月降水比历年多六成
据哈尔滨市气象台统计,今年6月,哈市平均降水量为147.4毫米,比历年同期多59.9%,比去年同期多31.8%。由于冷涡天气出现次数多、控制时间长,今年降水呈现出局地性强、雨量时空分布差异性大的特点,个别乡镇还遭受了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阿城、延寿、依兰等乡镇遭受暴雨灾害,损失严重。
预计7月降水偏多
据哈尔滨市气象台预测,7月至8月哈市易出现集中降雨时段。7月松花江流域降水偏多,易出现局地暴雨。8月降水量接近历年同期,但将有台风影响,局部地区突发短时强降水天气偏多。山区、半山区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七成水库有安全隐患
据了解,哈尔滨市大部分中小河流堤防只有5年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有三分之二河流没有设防;全市186座水库中有70%为病险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哈市城市防洪体系欠完善,城区江南堤防中群力堤防只有20年一遇标准,且没有封闭。主城区只完成了4.8公里混凝土防洪墙,堤防标准只有50年一遇。江北堤防中除前进堤整治段为50年一遇外,其余堤段只有10年到20年一遇。由于山洪灾害多发生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通信手段落后,易发生群死群伤事件,这也成为哈市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
修复工程储备物资
随着7月的到来,哈尔滨市也进入了主汛期。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编制了《哈尔滨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还专门针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近300个。
目前,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已对全市水库、堤防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哈尔滨市水务局累计投入资金5884.8万元修复水毁工程253处,加高加固中小河流提防130.6公里,维修水库43座。哈市现已储备防汛编织袋216万条,彩条布22.6万平方米,无纺布73500万平方米,铁线125.5吨,防汛专用船20艘,砂石料8450立方米。水泵、脚手杆、桩木等物资也做了相应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