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中韩CEO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把哈尔滨韩国周活动推向高潮
2006-07-05 09:25: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蒙辉 薛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5日电 4日举行的中韩CEO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把哈尔滨韩国周活动推向一个高潮。就韩国客商来说,哈尔滨广阔的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对哈尔滨来说,能够吸引到韩商投资,无异给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加了助推器。合作与发展,是论坛上最热的字眼。“同伴”合作选准投资方向

  驻中国韩国总商会会长吴寿宗认为,中韩之间是“同伴”关系。他预测,中国会形成以汽车、家电产品、手机、电脑等多种商品为主的最大市场,同时,韩国商人也应该留意中国的房地产业。对于前来中国的投资者,他提醒要注意确定投资方向,牢记中国是有着多样地方文化和习惯的多民族国家,在经营活动中需要投资者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

  CJ集团中国总裁朴根太介绍,CJ在哈尔滨已经建立了销售渠道,开展经营有一定优势。哈尔滨有为数不少的朝鲜族人,很多人喜欢朝鲜族饮食,这些都成为CJ产品的潜在消费者。目前,他们已经进行了尝试性投资,在哈尔滨经济开发区建立了独资饲料厂。在此之前,他们与北大荒集团进行了接触,探讨合作事宜,另外,他们还在研究进入其他新领域的可能性,推出电视购物等业务。熟练工人多电力足潜力巨大

  清华同方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朴庸健认为,哈尔滨举办韩国周活动,使中韩企业家在一起共同探讨加强中韩经济合作、引进韩国资本和技术的议题,对致力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哈尔滨和寻求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韩国企业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03年,清华同方通过招标的方式,获得了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这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全国污水处理行业运作、建设速度的奇迹。清华同方在哈尔滨的投资创业实践证明,这里有关注投资者利益的务实政府,这里有亲商、爱商的环境,这里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一切都为国内外资本、投资者的进入提供和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哈尔滨万都汽车底盘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汉祥谈了他在哈经营的感受。他说,在哈投资有着充足的电力保障,南方普遍的缺电现象在这里不存在。在这里,劳动力丰富,相对于包括沿海地方和其他地方熟练工人多。东北比起中国的其他地方在文化上更与韩国接近,所以当地人很容易接触,生活便利。国企改造充满商机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教授柴瑜认为,中韩两国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到产业的互补性都很强。他建议成立中韩面向经济共同体的产业合作委员会,以政府管理部门为主体,广泛吸收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与。

  黑龙江省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基地主任宋魁的发言,为韩国投资者指明一个充满商机的投资方向:国企改造。他介绍,最近经国务院同意,中国将采取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东北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韩国应该抓住哈尔滨市大项目开发的难得机遇,参与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大项目的建设。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