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5日电 五大连池市依托资源瞄准市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种、养、加产业,在五大连池刮起了特绿风。
五大连池矿泉水资源丰富,昼夜自涌量达4万吨以上,矿泉水深度开发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矿泉水流经区域的农民在专家的指导下用矿泉水种植水稻,生产出绿色矿泉保健大米,身价倍增,卖出了每公斤9.20~9.30元的好价格。如今,全市矿泉稻种植超过5万亩。新发乡农民素有种谷子传统,这里的农民拿出1/10的土地种谷子,并引用矿泉水灌溉,生产的“小粒黄”因色黄味美口感好营养高而闻名远近。靠近泉水的乡镇矿泉鱼养殖成为支柱产业,养鱼水面和养鱼总量以3%、5%的速度递增,矿泉鱼养殖大户达90户,养鱼水面4000多亩,年产矿泉鱼200多吨。水面84平方公里的山口湖,水质极佳,年产商品鱼近千吨,市场供不应求。矿泉果酒、矿泉酱油、矿泉醋等一系列食品饮品正在开发生产中。五大连池矿泉绿色产品形成了多品类、多档次、多规格的产品体系。
五大连池生产的矿泉稻、矿泉小米、矿泉鱼等都以优质绿色食品扬名。矿泉稻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山口鱼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标准检测。年产3万余吨的“龙发牌”马铃薯获得“绿标”。今年,全市绿色特色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其中A级绿色食品种植近4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4,无公害作物种植40万亩。全市年均绿色食品加工量达万吨。
五大连池不断加大优势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矿泉稻、矿泉小米走进了北京、哈市等地的超市。矿泉鱼、山口鱼远销哈尔滨等1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达20余元,矿泉蛋更是外地游客品尝馈赠的首选佳品。年产3万吨的“龙发”牌马铃薯,每年秋都被200多山东、天津等地的客商以高价抢购一空。优质无公害大豆成为广州、深圳、无锡等地大型加工厂家和客商的锁定目标。今年大部分绿色农产品已被客商用“定单”据为己有。矿泉、绿色、高品位成为五大连池特色产品的卖点,在第17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五大连池市的产品刮起了矿泉绿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