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6日电 5日,27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视察和指导交通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大家就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中心区过度开发是导致哈尔滨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自2000年哈尔滨实施畅通工程以来,道路交通发生了本质变化,在市区车辆和人口大量增加及城市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很多交通矛盾得到缓解或解决。然而困扰市民的出门就堵车、上班坐车难的现象没有根本得到解决。在今天的座谈会上,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哈尔滨交警部门负责人就哈尔滨交通拥阻严重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哈尔滨市人大代表万文国认为,交通拥堵严重主要是由于部分主干道两侧商业开发过度,周边动静态交通设施均无法满足要求,致使道路通行能力达到了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如地段街(田地街至石头道街)、火车站广场等路段,基本上全天都处在交通通行十分困难的状态。他建议,尽快修建三环路,完成四环路,使市区路网格局真正形成,从而减少中心区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压力。同时,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有序,不能盲目开发建设。
省政协常委曹香滨认为,城市规划建设对交通重视不够,限制了城市交通科学合理的发展。城市土地的非理性开发使中心区交通矛盾日益加剧,再加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调整滞后于城市发展,难以满足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优化调整的需要,在客观上助长了中心区超强度开发和无序蔓延扩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中心区的交通拥堵。例如,南岗松雷、远大商业繁华区附近的果戈里大街(邮政街至东大直街)路段,人流量和车流量非常大,道路通行能力很低,致使车辆堵车现象时有发生。曹香滨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状况,一是在中心区修建美观的过街天桥或是方便的地下通道,这样可以将人流和车流分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二是设停车泊位或修立体式停车场。三是交警部门加大中心区的处罚力度,对于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行、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建议打通部分“断头路”,拓宽“卡脖路”,如森林街至南勋街、滨江街与太古街、文政街至电塔街、建兴街至仪兴街、铁路街至通达街等,改善路网结构,以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许多干路及支路被市场摊区占用,导致道路通行能力大大降低,路网整体通行效率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如道外北五道街宠物市场、宣庆街早夜市等,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力度。
哈尔滨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邹勇刚表示,自2000年哈尔滨实施畅通工程以来,中心商业区、出城口以及批发市场区域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交通混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市区交通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交通拥堵点由1999年的30处减少到现在的10处。同时,道路交通设施大量增加,交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对于中心区交通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他们将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形成强大氛围和管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