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西改造:大手笔书写三赢乐章
2006-07-06 15:17:4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郑雷 薛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6日电 这里曾是工业企业集中,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工人、农民、流动人口混居的城乡结合部,如今已是企业撤出、土地升值、开发商云集的投资热土,未来这里将是一个产业兴旺、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绿色城市副中心,这就是哈西。当2003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吹响哈西老工业区改造号角的那一刻起,这一地区就开始书写着国企搬迁改制、改善工人、农民生活条件、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三赢乐章。

  国企改制破冰之旅

  中、省、市、区属的近100户企业的扎堆地,当仁不让的老工业企业集中区。当国家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时,哈西地区的企业正多数处于停产倒闭,经营不善,厂区或闲置或部分租赁的状况。国家的大政策给哈西地区的国企带来了希望,但要将这些国有企业顺利改制,“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是政府主管部门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哈西地区有国有企业39户,其中区属中型以上企业11户,这11户企业的改制就需要近10个亿的改制成本。这笔钱从哪儿来?整理土地,将这一地区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利用土地级差地租来支付国企改制成本,这就是哈西改造的大手笔。”哈西新区改造建设办公室改革发展处处长王靖山说。

  当然,哈西地区改造所要支付的成本不仅仅是国企改制,还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地上构筑物的拆除费用,以及被市政府划到城市范围内的征地费用。“这4项成本支付不出去,哈西改造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哈西地区区属国企改制基本结束,11户企业全部退出国有,职工实现全员并轨。不仅如此,哈西按照区委关于“老工业基地改造要回报工人阶级”的要求,还将建起一幢幢工人新居将以最优惠的价格安置两千多户工人家庭,目的就是改善提高老工业区工人的居住条件,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

  “国企改制既要解决历史包袱问题,又要解决将来发展的问题。不仅要让产业衰退的企业顺利消号,更要让有优势企业发展得更好,并引进极具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哈西地区的产业升级、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两年多来,一直为哈西地区改造殚精竭虑的南岗区委书记葛喜东,对哈西新区有着更高的目标要求。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目标要求,哈尔滨制氧机厂、哈尔滨市环保制氢设备工业公司这两家拥有产品优势的企业在改制后,职工重新入股,分别新组成为哈尔滨哈氧制氧机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哈机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目前,两家新公司已落户哈西工业园区,预计今年新厂房将正式启动使用。与此同时,哈西工业新区还规划了科技工业园区,并与省国防科工委、省科技厅等单位共同推进这一项目,把哈市国防科研、生产型企业引入园区,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园区,打造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带动哈西地区产业提升,进而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起到催化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得意之笔

  6月26日,在哈西哈双路和规划齿轮路南侧,一块占地27万平方米的土地已经平整一新,并举行了奠基仪式。过去,这里曾是农民的菜地,今年这里将大兴土木,建起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居。拆迁不失居,征地不失利,在哈西改造中,农民的利益在按照这一准则保护着。

  “目前,哈西改造涉及4个村子,3000户农民,这个新居就是以优惠的价格安置被拆迁农民。”主持哈西新区工作的玄兆国副区长说,哈西地区改造非常有利于当地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年来,哈西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坑洼不平、倾倒垃圾、污水现象极其严重,无绿化,居住环境较差。同时,道路不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对外的交通联系,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哈西改造与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不谋而合。随着哈西改造的推进,落后的哈西地区迅速提档升级,逐渐变成路网畅通,水网覆盖,排水、供暖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区。如今,哈西改造的拆迁农民都按国家政策得到了相应的补偿,哈西建设指挥部还设置了专门的农村工作处负责涉农问题,帮助农民办理社保、医保和养老保险。

  哈西改造建设指挥部农村处处长王民告诉记者,在哈西改造前哈市还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的参保办法,2005年5月1日,这一政策在哈市正式实施,而他们也已理顺了这项工作,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民参保。同时,由于哈西地区完全失地的农民数量较少,他们也向省市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探讨部分失地农民的参保问题。

  “在哈西改造的征地和拆迁过程中,我们多次征求农民意见,全盘托出哈西改造整体规划、补偿办法,让农民感到他们不是被动搬迁,而是新区建设的参与者,从而使政府和农民之间成为了亲密的伙伴关系。”王民说,在征地拆迁的同时,他们还积极对农民进行培训,除了技能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进行观念上的培训,使农民清楚地认识到土地不是农民富裕的根本,要学会如何投资创业,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如今,随着哈西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地区的农民也在积极向市民角色过渡。

  城市发展创新之地

  “上风上水上哈西”,这是哈西新区的宣传口号,如今被在哈西投资的开发商们争相使用。

  “哈西改造虽然刚刚启动两年,如今已是一片投资热土,有的挂牌地块吸引了几十家开发商,有的争相往里打款,最后摘牌价格超出挂牌底价的50%%以上。”区长张惠涛告诉记者,哈西地区迅速升温不仅缘于这里原有的铁路、公路交通发达,科研教育机构聚集,生态环境良好等先天优势,更主要的是哈西规划是高标准的、极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它让投资者看到了这一地区发展的巨大潜力。据介绍,哈西规划采取公开组织国际招标,先后有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内外44家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竞标,并聘请国家建设部总规划师、美国规划师协会主席等9名资深专家评审,形成了哈西地区改造的概念性规划草案,成为哈西地区改造建设的基本框架。

  按规划,哈西地区北部将建设成为以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新技术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和商贸产业为主体,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绿色城市副中心,南部将建有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焊接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园以及生态绿化区和综合服务区,建设成为专业配套、集约运营、清洁生产、高效循环的工业新区。

  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三环路、何家沟改造项目的陆续启动,哈西新区的福顺尚都、保利颐园、西典家园、地泰鸿朗花园等开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人农民新居、69联中等新项目业已奠基,哈西大街、自兴街、学府四道街正改造完成,齿轮路、保健路改造,西昌路、西湖路等路网建设迅速推进,哈西大街两侧许多棚户区已被拆平整理。目前,在拆迁与建设同步进行,在弃旧与迎新的跨越中,哈西新区改造正拓展着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构建着未来哈尔滨市区西南部的新都市。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