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7月8日电 练摊、打短工、当家教,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后,哈尔滨市的一些考生并没有在家休息和放松,而是利用上大学前的这段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开始了解和熟悉社会。
正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门口摆摊卖书的芳芳告诉记者,10天前,得知自己肯定会考取大学后,就把自己高中三年的课本、笔记和一些课外练习册整理出来,拿到学校门口摆摊。“开始还觉得很好玩,但天天呆在烈日下,一本书仅售一元两元的,一度也打起了退堂鼓,但想到通过卖书可以多和人接触、交流,自己以前一直有见到陌生人不敢说话的毛病,就坚持下来了。”
记者看到,在这所学校周围有近百个学生摆的书摊,一些学生还把自己的高考分数写在条幅上,悬挂在自己的摊位前,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带孩子来选书。
今年考了615分的杨壮,估分后就被父亲送到一家计算机公司实习。杨壮的父亲告诉记者:“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考上大学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有真本事,大学毕业后才能有个好工作。孩子这个分数进不了特别好的学校,我决定让他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记者了解到,很多出自当地名校、考了高分的考生还被一些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高薪”聘用,家长们希望这些准大学生教会自己的孩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黑龙江省人才市场经理鲍大文认为,考生有多接触社会、提升实践能力的需求是好的,但他特别提醒:由于这些孩子年龄偏小,又从未接触过社会,找工作时最好通过家长找一些熟悉的单位。如果是考生自己出去找不熟悉的单位,一定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临时用工合同,以避免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