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忆大荒变迁 缅志士伟业 ——“三千里北疆话国防”采访组走进王震将军纪念馆
2006-07-09 06:41:0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陈立涛 周 军 朱 艳 印 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9日电 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来到密山市当壁镇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前,这样一种豪情在“三千里北疆话国防”采访组成员心中油然而生。

  王震将军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当壁镇。走进纪念馆,后面是苍松、翠柏和连绵起伏的完达山脉,正面是波涛浩瀚、风光秀丽的中俄界湖“兴凯湖”。纪念馆院内右侧是一个巨大的五星形“五色土”,代表王震将军曾经生活战斗过的湖南、海南、新疆、黑龙江、陕北五个地方;中间是江泽民题写的“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纪念碑的高度是最大的自然数字9.9米,象征着王震将军在人民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

  来到纪念馆大厅,在鲜花簇拥中的是用汉白玉雕塑的王震将军雕像,雕像正前方镌刻着将军生平简历,雕像后侧墙壁是长23米、高3米的大型锻铜浮雕《先行者》,反映了上个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的光辉历史画面,拓荒先行者的理想和北大荒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业绩生动再现。

  红军长征时,王震将军为红六军团政委,在任弼时同志的领导下,与军团长肖克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率部西征,冲破湘、桂、黔三省国民党军队二十余个团的围堵,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与红二军团会师,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长征,创建、发展和巩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6年6月,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王震将军同红四方面军广大官兵一起,共同北上抗日,在甘肃会宁实现了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王震将军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的红军官兵共同实践和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958年4月12日,王震将军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率师来到密山,经过他和十几万官兵多年的艰辛努力,使北大荒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设出了今天“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的美好景象。

  抚今追昔,往事历历在目。当年跟随王震将军开发北大荒的70岁的老军垦崔恒续回忆说:“当年我们和王震将军率十余万官兵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荒无人烟,一片凄凉景象。官兵们住的都是草棚,睡的是用干草铺起的地铺,喝的是马蹄窝里存的雨水,茫茫荒野夜里经常听到恐怖的野狼叫声。为了防止饿狼袭击,每天夜里还必须派人站岗保护。有时,为了拓荒建设一天要搬好几次家。”

  经过王震将军和十万官兵的艰辛努力,这片荒地发生巨变。从荒芜到富饶,北大荒成了北大仓。目前,北大荒垦区拥有人口158万,土地总控制面积5.43万平方公里,下辖9个分局,105个农(牧)场,资产总额已达500亿元。

  多少年过去了,“北大荒”已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含义?熏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然而,一提到北大荒,人们依然因那种建设边疆、大荒初拓的气概而倍受鼓舞,依然深情地称这块土地为北大荒,依然亲切地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为北大荒人。

  来者驻足,忆大荒之变迁,后人纪事,缅志士之伟业。逝者如斯,北大荒精神永存。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