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三千里北疆话国防:兵贵神速
2006-07-09 06:41:0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朱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9日电  题:兵贵神速

一支优秀的军队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首先要有优秀的统帅和训练良好的士兵,当然还需要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坚定不移的勇气。

  我们这支跋涉在边境线上的采访小组现在好像已经具备了成为一支优秀队伍的一半要素——背后有非常坚强的领导(在我们连续作战累得要打退堂鼓的时候,总能鼓动起我们的斗志),而我们自己也每天快速向各个采访地推进。

  从东宁到密山,从密山到虎林,从虎林到饶河……我们穿越深山老林,崎岖土路,4天里沿着边境线一路急行军,边采访、边写稿、边赶路。到达驻饶河边防某部时,在政委郭永祥的提醒下,我们才知道,这一路下来,我们采访报道小组已经走了1000多公里,而黑龙江省的边境线总共是3000多公里。

  我们的“运动战”能够如此高效神速,多亏了边防部队的配合支持。省军区各边防部队以接力的方式,把我们一站一站地护送到下一个部队。

  起初,身着迷彩,听着动感实足的劲爆音乐,乘坐“猎豹”在绿阴掩映下的战备公路上飞驰,感觉真是不错。基层连队的人和事是如此丰富、生动感人,更让我们兴奋不已,只恨手不够用,眼不够用,时间不够用。每次整装出发,采访小组成员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要去的这个部队的情况,部署当天的采访行动。到了部队,就马不停蹄地分头下连队、哨所采访。每天长途奔袭四五个小时,紧张采访四五个小时,连夜写稿四五个小时,三天跑了三个边防团,每天都贪黑干活,发回编辑部整版的报道。

  贪功心切的后果很快显现了。连续几天紧张作战,全体小组成员是人困马乏,打不起精神。一坐上“猎豹”,所有人的眼皮就开始打架,根本无心欣赏车窗外美丽的边塞风光。

  见情况紧急,我忍不住向报社首长告急:“前方吃紧,请求增援!”结果,报社首长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说:“到部队采访就是要接受锻炼和考验。能参加这次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是组织上对你们的信任,是莫大的荣誉,坚持住——要知道,一般人我们还不派呢!”

  思想政治工作真是传家宝啊!晚上10点,采访小组紧急开会传达领导的前线总动员,顿时,大家疲惫的脸上焕发出被组织信任的幸福神采。

  7月8日于饶河五林洞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