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0日电 从上学前班的时候就自己走着去学校,8岁起就学会了做饭炒菜,平时捡破烂儿卖钱贴补家用。上小学4年级的唐白石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他顽强的精神和自强自立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夸奖和尊敬。
唐白石是阿城市回民小学4年级的学生。他的母亲在一次车祸中受伤。医生诊断为“胸10脊椎压缩性骨折”,从那时起,母亲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整天只能坐在床上。在唐白石还没满周岁的时候,唐白石的父亲就离开了他们。
从小和瘫痪的母亲相依为命,使唐白石养成了自强自立的性格。小时候娘俩和姥姥住在农村一处平房,五六岁时,唐白石就开始帮着忙活家务,看到阴天,不等妈妈告诉,小白石就飞快地跑到屋外盖上自家酱缸盖,收回晾晒的衣服。稍大一点儿,小白石便开始学着洗衣做饭。那时,一家三口靠姥姥2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小白石非常懂事,从来不要零花钱,更不让大人花钱给他买好吃的,在冰箱里冻一瓶凉开水就成了小白石夏天的冷饮。很多人家的孩子都是由父母领着手送进学校,而小白石从上学前班的那一天起,就自己背上书包步行上学。
1999年,母亲办了低保,可以按月领到203元的低保金,母子俩有了固定的“收入”。后来,大姨举家搬到了外地,将一间不大的房子留给了他们母子。因为小白石家的情况特殊,阿城市回民小学校免除了小白石全部的学杂费。更让母子俩高兴的是,孩子遇到了一位好老师———顾广森。顾老师对小白石格外关照,给小白石“吃小灶”,还经常到小白石家里去了解情况,母亲手里的小灵通则成了老师与家长沟通的“热线”。
住进了楼房,小白石也有了更多的“工作”,每天6时之前起床,接好一天内的生活用水,然后,将一个小桌搬到母亲床前,将洗好的菜、菜板、电炒勺拿到桌上,和母亲一起准备早饭、午饭。饭后,小白石刷完碗,再把两杯水放到妈妈的床头,背起书包去上学。放学后,去菜市场买菜,擦地、收拾屋子,洗衣服都是小白石的工作。
妈妈每天都坐在窗台边的床上,看着窗外,也看着孩子。放学后,小白石外出找小朋友玩也只是在自家的楼下,从不走远,一是让妈妈放心,二是妈妈如果有事叫一声他就能听见,他要尽自己所能照顾好妈妈。
每逢双休日,小白石会到附近捡废品,纸壳、易拉罐等等,凡是能卖钱的他都捡回来。为了能多换点钱,他不让收废品的到家里来收,而是自己送到收购站去。有些熟人看到后,叫他“破烂王”,小白石并不介意,他说,他这么做可以帮助妈妈补贴家用,可以给自己买来学习用具,这比什么都重要。
老师、同学、邻居,认识小白石的人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一些好心人也给母子送来捐款。提起这些,小白石说,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答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