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2 守卫珍宝岛的战士清晨将五星红旗升起
东北网7月11日电 在我国东北边陲,完达山东麓,虎林县境内镶嵌着一颗驰名中外的璀璨明珠——珍宝岛。登高远望,乌苏里江像一条银色的飘带,穿行于群山林海之间。珍宝岛就像一个镶嵌在青山、碧水间的金元宝,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珍宝岛哨所就是守卫着这个金元宝的忠诚“卫士”。
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来到了珍宝岛哨所,一个花园式的营房映入眼帘。二营营长贾晓滨兴奋地说,如今的珍宝岛哨所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代哨所浓缩历史
一踏上小岛,印在一堵屏风墙上的五个金光大字:“中国珍宝岛”首先映入眼帘。走进院内,一栋错落有致的三层小阁楼展现在眼前。贾晓滨介绍说,这已是哨所的第五代营房。如今的小岛已是“花园化”、“宾馆化”、“别墅化”。然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守岛官兵住的是“帐篷”、“地窨”和“高脚屋”。为了纪念珍宝岛哨所的变迁,哨所至今还保留着饱经岁月风霜洗礼的历代营房。
第一代营房建造于1968年8月,为平顶石质结构,面积仅有20平方米。营房分为左右两门,两门上分别留有一副白底红字的对联。左门处的对联为“以哨所为家、以艰苦为荣”,横批为“永保边疆”。右门处的对联为“身居珍宝岛、胸怀五大洲”,横批为极具时代特征的“解放全球”。
紧邻第一代营房的就是于1975年7月建造的珍宝岛第二代营房。这是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圆形碉堡式营房,面积为2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这座营房顶部刻有“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八个红色大字,并架有一口接收无线讯号的“大锅”。
珍宝岛的第三代营房已无缘相见。因为在第三代营房基础上,第四代营房已于2000年8月取而代之。这是一座石头基础的两层砖结构小楼。
紧邻第四代营房的坡下是珍宝岛上的第五代营房。这是一处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30余年间,珍宝岛上五代营房的变迁都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点。
江畔已成旅游胜地
珍宝岛作为边境线上的一个敏感岛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军事封闭状态。随着中俄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国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珍宝岛已成为中外游客十分关注和向往的旅游观光热点。珍宝岛虽然至今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但每年都有来自国内外的数万名游客慕名前来旅游参观。他们在欣赏小岛秀美景色的同时,对守岛官兵戍边卫国的情怀也发出啧啧赞叹。
一些当年守岛的老兵们,携妻带子来到岛上,回忆当年戍边的艰苦岁月,感悟今天宝岛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诲子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的珍宝岛已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