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市民自愿资助优秀者 贫困生遭遇成绩“歧视”
2006-07-12 13:17:0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7月12日电 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了解到,除企事业单位集体资助外,市民自愿资助一般都愿意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完成学业,而成绩在中等以下的学生几乎无人问津。因为没有资助,一些孩子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完成,面临着失学的困境。

  据悉,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成立4年来,累计收到捐款460余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20余万元,共捐助万余名孤困儿童,有66名孤困儿童考入省重点高中,900余名孤困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郑宏坤向记者介绍,按照规定,凡居住在哈市行政区域内并持有长住户口,城市人均月收入低于200元、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900元的贫困家庭、单亲母亲家庭或因突发性灾难造成临时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中处于义务教育阶级的孤儿和特困儿童可以向所在区县妇联组织提出申请帮扶金。资助一名小学生每年的帮扶金为240元,资助一名中学生每年的帮扶金为360元。

  从目前资助情况来看,在档的贫困生一共有7000多人,每年能被资助的大约在2000人左右。在捐助者中,普通的工薪阶层占大多数,他们往往愿意资助一些成绩优秀、家境贫寒在逆境中奋斗的孩子,尤其是一些为人父母者更愿意与这样的贫困生结成对子,来让自己的孩子立志。而大多数成绩平平的贫困学生却很少有人乐于资助。现在帮扶中心的档案里有许多这样的贫困生一直未被资助过。他说,因为不能得到及时的资助,许多贫困的中等生或中等以下的学生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有的甚至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只能在家务农或过早地进入社会。有些孩子因为没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误入歧途。

  作为帮扶工作者他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在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能把爱心分给成绩不太优秀的孩子,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责任编辑:朱丹钰